一十三 闹市闹事 (第2/2页)
工赐对着这位老李点头致意,也随父出门了。
城内路面铺着石板,看似平整,但坐在马车里即便有软垫阻隔,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颠簸。
工赐暗自吐槽,这时代大富大贵人家的马车,简直连后世的拖拉机都不如,狗看了都摇头。
顺便有点好奇那些士族的战车如何,据记载是车身坚固,行动迅速,毕竟是此时战场上最亮眼,也是最重要的存在,连君侯将帅都乘车作战。
城内车马不得急行,工赐一行人就在颠簸中穿城而过。
工府位于城内住宅区,或者说富人区吧,只有早市时,少量摊贩沿街做些小买卖。经过闹市区的时候,那才叫一个人声鼎沸,马车受阻,行驶地更缓慢了。
工父早就适应了这节奏,还对着外面指指点点,饶有兴致为工赐介绍着一些地标建筑物:“在那边还几间商铺,也是咱家的,不过你心心念念着那酿酒作坊,咱们便先直接去城郊吧。”
工赐头也不回地答应一声,继续张望着车外。
发现即便是风气较为开放的卫国都城,大街上普遍穿衣风格仍是偏保守朴素的,并没有搜寻到想象中飘飘欲仙的古代美女,或者其它‘令人心情愉悦的存在’。大街上行人衣着各色都有,但色泽均较为古朴素雅,简而言之就是淡,估计是因为这时期的染料比较容易褪色吧。
工父见儿子一阵好奇地东张希望,感觉终于有点正常小孩该有的样子了,不由地心情大好。
突然前方街角传来一阵喧闹声,或许是卫国的民众太无聊了吧,整日不是因战乱而战战兢兢,或是为衣食发愁,就是日复一日过着平淡且枯燥的生活;一群民众闻声而动,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如前来抢食的一窝锦鲤,立马将街角围了个水泄不通。
前路受阻,车马内父子二人闻声也张望了一阵,工赐算是整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个小破孩能令卫国百姓如此关注,从这看热闹的劲头,便可窥一斑了。
“原来是几个南蛮子闹事,楚国民风彪悍,一时半会儿怕是好不了,车马掉头绕行吧。”
“楚国,南蛮子?”
“哦,这是我们客商间的叫法,楚国地广人稀,且开化较晚,素有蛮楚之称。曾经那楚国的君主使人向天子请封,被拒绝了,竟然敢自封为王,简直不害臊。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君主都如此,这楚国上下,不是蛮人是什么?”
“那楚国人为何在卫国闹事?”工赐闻言,脑海立马想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工赐对于汉唐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汉史是民族最骄傲的历史,唐代则是影响深远的盛世,连带着对楚汉争霸也了解不少。
至于现下的先秦时期,当时感觉这段历史过于混乱破碎,且即便所谓正史记载,也包括但不限于:诸多疑点诟病,不少还有杜撰嫌疑,如那赵氏孤儿,简直一言难尽...就懒得翻查研究了,现在身处此时,回想起来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楚国不是刚被吴国攻打嘛,但凡有点家底的楚人肯定都出走暂避了,那些老老实实兢兢业业的百姓,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君王能够抵挡住了。这背井离乡的,文化差异加上楚人民风彪悍惯了,便极易与人发生冲突。以后你若是去楚国经商,可要小心了,蛮楚地盘看着是大,不过各自为政,地方间尚且时常爆发冲突,且贪腐现象极为严重,楚国各地都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到时候如果真遇上事儿,无论花多少钱,一定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那些南蛮子极其不讲理。”
“父亲似乎不喜楚国,存在不少偏见,莫非是在那边吃过大亏?先前先生与我谈及楚国,都未曾提及这些。”
工父闻言,连忙打了个哈哈,笑道:“啊哈哈哈,先生那是读圣贤书的,怎么会跟你说这些呢,你现在还小,不懂也正常。为父经商所去之处,确实有不少地方是如此的。如那前不久刚过世的楚王,你知道吧?你可知道那楚王有多不堪,为楚太子娶妻,结果他自己看上了那所迎娶的秦女。非但自己娶了原定的儿媳妇,还听信太子少傅奸佞之言,要杀太子。那太子太傅只是谏言劝阻,结果连带着自己的大儿子一起被杀,落得个家破人亡,只有小儿子逃亡,去了隔壁的吴国才幸免遇难,这样的野蛮行径,可还有半点伦理纲常?”
“原来这样啊,不过这事儿卫国也发生过,先生还详细为我讲过,好像是齐国的宗室女,叫什么...宣姜?”
“啊?这...你还只是孩子啊,先生怎么能教你这些呢?”
工赐翻了个白眼,望了眼远去的人群,道:“先生若是不教,今日岂非被你的一面之词给诓骗了?”
“好吧,即便如此,楚人普遍民风还是不堪的,这又不是我一家之言。”
工赐懒得再与他争辩,前世今生都没去过的地方,也没啥好说的。
二人说着,车夫已经吃力地调整好了方向,避开看热闹的人群,绕道而行。
城内闹市区并不大,但是行驶速度极为缓慢,没办法,这个时代可通行马车的就这么几条路,闹市区之所以能称之为闹市,便正是因为交通枢纽所在。
这里有没有高架桥,也没有环城高速给你绕行,只能耐着性子加入缓速穿行的队伍。
车内父子倒也不心急,工赐感觉这样慢速行驶,反而能够让自己更加仔细地观察眼前最真切日常一幕,还是挺不错的,继续饶有兴致地东张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