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典 (第2/2页)
众人的目光都落向了它,看起来像一套书籍,只是它太厚了。
李治平道:“这套法典,是我与我父亲,还有大秦一律堂中多位精研律法之大家,十几年的心血。本以为它将永不能见天日,可现在有了机会。言城主,诸位,请过目。”
言明也郑重地向李治平点了点头。
其余人汇了过来。
言明轻轻地掀开了无字的封面,却见第一页被撕去了,不解地又看向李治平。
李治平凄凉一笑,道:“这第一页本写着‘李典’二字,但一来,怕被秦氏看到,祸及李家;二来,我李家也自觉不配。所以,我父亲索性把它撕去了。”
......
厚达数百页,洋洋十数万字的法典,没有时间细细研读,但仅是草草看完,也过了近两个时辰。
当言明重新合上这部失去了名字的法典时,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这部法典中,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的光明未来,对世人,对可能出现的王权,既有维护又有约束,在这个框架之内,划上了底线,底线之上皆可为,禁了恶,扬了善...
言明叹道:“李首辅当真身怀经世之才!”
李治平把法典小心翼翼地重新封存进木匣,道:“实非我一人之功。相阁和一律堂确有能臣,只可惜他们现在都不能为世间所用。”
说罢,又是一声叹息,为那些能臣叹息,也为世人叹息。
言明顿生豪情,道:“那我们就只好抛头颅洒热血,为这世间去浊扬清!让有才能的人都能有用武之地!”
已不知多少年,言明老练得像是磨平了意气,却在这一刻重燃。
言信感叹道:“大哥,这种话你已经几十年没说过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一刻,他们都有了同样的豪情。
李治平道:“看来,言城主与诸位已经能信任我了。”
言明道:“这套法典若能行之于世,将是世人共有的宏愿。我答应你,在言城试行。”
李治平躬身一拜,道:“治平谢过言城主。不过,试行有限度,现在还是天雷宫和大秦强权,我即便说服了秦世厉,也不敢太过。就依世子那日所说,先将工籍、农籍、猎户并籍,监察司我今日已做了安排,今后与言城的敌对将会慢慢消除。在限度范围内,天雷宫和大秦的势力会与言城共同试行,不会有阻碍了。”
这个时候无法把天雷宫和大秦的势力排除在外,否则李治平无法向秦世厉交差。
言明点头道:“好,哪怕只是改善些许,百姓也会慢慢看到好处。”
任何事的改变都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各方势力都还在脚力的时候,很容易被反噬。
现在这样的安排,正是刚刚好。
言行这时说道:“有了这部法典,王权交给谁都可以。”
他还是在纠结李治平说的需要把王权交给他才能一统,他的心里确无此意,他为自己选择的路,日后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修道者,在道途上走得更远,去看清这片天地。
而且他深感修道者不应掌世俗之权。
可是这话一说出,李治平和徐怀璧同时笑了出来。
李治平先道:“以我所见,其实王权不应交给修道者。这部法典,对日后可能出现的王权也做了约束。但修道者和道门不同,修道者和道门可以做到无视约束。试想如今掌权的若不是天雷宫,而是当年的姬姓王权,王权无道,那么,世人就能揭竿而起推翻王权,重立有道之主,而非是如今世人想反而不敢反。王权与世人应该相互制衡,不该强势到完全有能力无视世人的反抗。”
这就是言行认为道门不应掌世俗之权的原因,在苏城时,他曾听到过百姓议论时发出过这样的抱怨。
言行道:“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交给修道者?”
李治平道:“你难道认为随便交给一个人,他就能坐得住?他若没有足够的功绩,如何服众。没有这个能服众的人,王权一统只能是空谈,哪怕有这部法典。”
徐怀璧道:“姬姓王权作古后,千年以来,这世间能让王权再度一统的人只出过一个。”
言灿道:“徐师兄说的,是那位玄武神君?”
徐怀璧点头道:“正是,这话说来不敬,但即便是当年那另外四位神君,都不够格。一统要做到无可争议,哪怕是整个世间第二服众的人都不行,否则,都会动摇法理,带来整个世间的动荡。”
李治平道:“徐老先生所言甚是,这也正是此事难为之处。”
言行摇头道:“可惜,玄武神君无意涉足世事。”
李治平却道:“他就是有意也不行,时机过了。”
那传说中被世人叹为天人,引领世间道界西行的玄武神君现在也不行。
言果疑惑道:“那你们怎说我哥哥可以?”
李治平看着言行,满眼期待,道:“他现在也还不够,只是有机会。只有当他成为这个世代的‘玄武神君’,他才可以。”
前面说言行要成为神君,现在又说神君还不够,还要成为世所公认的五大神君之首!
曾经玄武神君的赫赫威名,简直难以想象。
神君,或许日后五行相继都会出,但远超另四位神君的声望地位,这恐怕比成为神君还要更难。
言行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