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危险的想法 (第2/2页)
“你确定不是想要天天在飞机上度过,然后好勾搭空姐?”
“好吧!你猜对了!我买了两百份这种促销劵!然后把那个柜台小姐给上了。”
“两百份?”听到这个,安妮反而来了兴致:“我猜不到这里面又什么好处!但你一定有个大阴谋吧?!”
“恭喜你猜对了!不过这只是我随手下了一颗闲棋。”
“能告诉我理由吗?”
“当然...不能了!”
“草!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回答!”
“菲利普石油公司的头寸建立的怎么样了?”
“已经建了三百万股!”
“......”
此时。
贝弗利山。
十二辆全球最顶级的豪车,缓缓驶入德崇证券停车场。
等到汽车停稳,几个西装革履的中年,在保镖陪同下,跨入了专用电梯。
迎接他们的是德崇证券总裁弗瑞德·约瑟夫。
这位华尔街的大红人,在美国金融杂志上都可以看到他的照片。
尽管。
德崇证券ceo实际上是迈克尔.米尔肯。
但一直以来米尔肯都不同意记着的会面,所以不经过他的允许,外界就只知其人而不知其形。
这要归结于美国的个人隐私权利。
除了政府机构可以被公开拍摄不需要征求同意,就算是记者也没有权利拍摄个人肖像的。
很多大亨并不喜欢被外界知道自己的财富而引来麻烦,所以真正的富豪除了少数几人被外界认识,大部分都只是传说存在。
来的十二人,分别是德崇证券的十二大董事。
他们来自各大家族的少壮派,也代表着华尔街几个投资银行的年轻一代。
这次受到米尔肯邀请前来,主要是因为米尔肯在电话里提到了一件大事。
早在1982年。
德雷塞尔银行,即德崇证券,就开始通过高利风险债券形式采用较大比例的贷款来吞并整个的企业。
具体办法就是:一部分用现金支付,另一部分为银行贷款。位于两者中间部分则为中介融资。
从传统的角度看,这一部分通常由资金雄厚的保险公司手中的不可转让的债券组成。这类债券既不可转让也不能变成现金用来周转。
而德雷塞尔银行却发明了一种高利风险债券的中介融资。
首创者发行一种可在真正的公共市场上自由交换的、有公开牌价的高利风险债券。
他们可以用很少一部分自有资金和大部分贷款买下看中的企业。由于认购者人数众多,也很分散,所以不可能对借款人任意发号施令。
这种高利风险的债务变成了一种金融杠杆。
1983年,德雷塞尔银行极力开拓收购业务,与前一年相比,仅佣金一项即增长了50%。然而,弗瑞德·约瑟夫并不感到满足:收购业务的收益却占了30%至40%。
1983年底,他决定举办一个研讨会,重点讨论收购问题。
德雷塞尔银行与董事们花整整两天时间,讨论如何发挥德雷塞尔银行在提供资金方面的优势,最终的讨论就是敌意收购。
所谓敌意收购,只是一个金融术语,也被称为恶意收购,或者强行收购。
本质上来说。
这种收购不存在道德伦理,也没有对错。
因为它是资本市场存在的运营机制,也是合法的。
但之所以称为敌意收购,是针对被收购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所谓敌意。
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完全成熟的市场,意味着很多公司股权分散,大股东可能只是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代持,未必会加入董事会。
而董事会的私人股东,却可以通过持有少量股票就任命管理层,控制一家大型公司。
因此,这种收购,收购者只掌握一些公开的资料,企业领导根本不提供任何情报。收购者对能否成功心中无底,也不知道究竟需不需要贷款。
此外,收购者甚至连确切需要多少钱都不清楚,很可能因为收集股票,被别人赚了大头。加之金融机构对潜在的投资者不便轻易摸底,所以之前的讨论,德崇证券一直都没有讨论出有效利用资金的方法。
那种模湖的概念,像是一层迷湖始终挡着众人的视线。
但在和卡尔.尹坎的合作期间,利用少量资金就收购了美国罐头公司这种大企业,让德雷塞尔银行见到一个全新的方向。
而又一个家伙的出现,让德雷塞尔银行只觉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有着无数美元在向他们招手。
一行人来到德崇证券顶楼。
迈克尔.米尔肯放下手里的工作,一一个各大董事打着招呼。
这些人是德崇证券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因为从逻辑关系上来说,来的这十二人,每一位都算得上是美联储的间接股东。
打过招呼后。
迈克尔.米尔肯带着一丝兴奋说道:“伙计们!这次让大家过来,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迈克尔,直接一点吧,大家都很忙,你知道的。”杜卡.汉威放下风衣,有些疲惫说道。
“杰士德.蔡的收益,大家都知道!因此,我对华裔在金融行业的天赋很感兴趣。所以前段时间有个华裔小子找到我,想要收购潘塔,结果大家都知道!为公司赚了两千万美元。”
“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个大卫.霍普?”肯迪.哈德逊想起来了什么,问道。
迈克尔.米尔肯点点头:“没错。”
“潘塔只是一家小公司,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吧!比起杰士德.蔡的曼哈顿基金,根本不够看。”
“请听我把话说完。在后面的接触中,我发现这小子简直他妈的是个天生的人渣!你们绝对想不到,这小子有多天才”
“说说看!”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就是他收购的!”
“......”
全场一片死寂。
谁都没想到之前轰动华尔街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收购桉,竟然出自一个华裔之手。
这件事让可口可乐公司沦为笑柄,郭思达惨遭各种媒体围追堵截。
却竟然是发生在自己的公司。
“老天!迈克尔你既然知道这小子是个天才,为什么没有把他收入麾下!”
“我试过了,但这小子没有答应。”
“那一定还有什么原因召集我们过来吧!”
“没错!这小子给了我一个灵感,一个将公司真正做大,压垮摩根和洛克菲勒的灵感。”
“说说看,我开始兴奋了。”
“这小子是个很狂妄的家伙,而他也确实有狂妄的本钱!在拒绝我的拉拢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a进b,b进c的方式,来进攻看好的标的!本来我对这种早晚会玩崩盘的赌局还存在担忧,但这家伙证明了他敢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偶买噶!如果他这么搞的话,那我们能赚到多少佣金?”
“天文数字!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通过他,控制更多的公司!想想看,如果大部分公司都间接控制在我们手里,而且都是优质的公司,那会是什么样的场面?”
那将是美国真正的主人!
一个声音。
回荡在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
“最重要的是,那家伙一次就赚到了十几个亿的美元,有足够的保证金给予客户,我们可以不用一点风险,就能赚到大把的钞票!”
“他现在的标的是什么?”
“菲利普石油公司。”
“你觉得他能成功吗?”杜卡.汉威眼神透着狼一样的贪婪问道。
迈克尔.米尔肯摇摇头:“这重要吗?无论是否成功,只要这次的号角吹响,我们就有了真正压倒摩根的力量!”
“那需要我们做什么?”
“支持我,向客户送出投资信!我保证,这次能够让他们狠狠赚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