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两人间的谋划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大明:家祖朱重八!
朱橚医药方面的实践经验虽依然欠缺,但号个简单的喜脉还是没问题的。
片刻后,朱橚从那侍妾的手腕上移开手,先冲朱允熥点了点头。
随后,这才对朱济熺道:“既是老三留下的骨血,那就好好照顾着吧,老三年纪轻轻扔下这一大家子走了,往后家里上下就全都靠你了。”
朱橚能说这话,明显是认可了朱济熺说的那个理由了。
朱济熺突然挑起王府这么大的重担,身上的疲乏很甚,脸上露出了些勉强的笑容,应道:“侄儿会的。”
旁边接到朱橚示意的朱允熥,也在这时候适时的开口,道:“孤稍后就也会奏请父亲,先为三叔的遗腹子把玉蝶准备好。”
这个时候孩子的夭折几率很大,一个未出世的孩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一般的情况下,各藩王有了孩子满月之后才会奏请朝廷写入宗族族谱。
朱允熥现在就奏请朝廷准备,很明显是代表朝廷承认了这侍妾肚子里的孩子,也以这种方式洗白了泼在朱济熺身上的脏水。
朱济熺嘴上说对这流言不在乎,但要真正论起来又哪能真的无动于衷。
朱橚和朱允熥的先后表态,让朱济熺感受到了些许的温暖,使让他压在心中的一口大山彻底如释重负。
突然,朱济熺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受控制的奔涌而出。
“五叔!”
“允熥!”
朱济熺一手搂着朱橚,另一手搂着朱允熥,哽咽着不断地低声啜泣。
“好孩子,哭吧哭吧。”
朱橚搂着朱济熺,安慰着他的同时还又不忘责怪着朱棡,道:“老三那不负责任的家伙,他一拍屁股是走了,把这么大的家业交给一个孩子,有这么当爹的吗?”
朱允熥也拍着朱济熺的背,劝道:“王府要是有了困难只管开口,我自己办不了的就找父亲去帮忙。”
两人所说的尽管没能解决朱济熺的实际问题,但却让朱济熺抚慰了这段时间心中的孤独和无助。
在朱橚和朱允熥的连番相劝之下,朱济熺渐渐止住了难以控制的低声啜泣,当着两个人的面擦干了眼泪。
“皇爷爷把太原交给父王,我也定会履行好皇爷爷的厚望,完成好父王的临终夙愿。”
朱棡性子残暴了些,府中下人或许不会说他的好话,但于大明的江山来说也确实是劳苦功高了。
朱济熺突然担当这么大的事情,摸着石头过河虽笨拙了些,但却是自信满满干劲十足。
当初,老朱当初把朱樉朱棡分别安排于西安和太原,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和朱棣等王爷构造出一个北防北元,西防陕西等地土族等的天然屏障来。
朱樉和朱棡先后壮年而逝,这是老朱万万所没预料出来的。
好在经过几次北伐之后,北元的势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了。
若是不然的话,还真得考虑朱尚炳和朱济熺二人是否能接好朱樉朱棡的职责了。
之后,朱橚和朱允熥叔侄又分别对朱济熺做了些简单勉励,并一再叮嘱朱济熺有了困难只管开口。
这也是他们唯一所能做的了。
再之后,朱济熺去忙王府的事情,朱允熥则和朱橚一块儿回了房间。
谁都不敢保证将来是否一定有充足的时间解决他们自己问题,所以朱橚和朱允熥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商讨一下医学院的解决办法,以求能以最快的时间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医学院当初创办的时候就不是以营利为主的,平日会经常组织义诊,免费给困难的百姓看病。
也就是为了不挤垮民间的医馆,所有的草药才都是平价药的。
毕竟,医学院规模再大都很难把大明所有百姓都涵盖进来,只有让民间医馆也能发挥该有的作用,才能让更多的百姓从中受益。
但,要是碰到那些实在没钱的,医学院也会适当减免一部分,绝不会出现有人因不起药而终止治疗的事情发生。
不过尽管如此,医学院也并不缺钱。
很多富户用最少的钱治好最重的病后,知道医学院以造福百姓为初衷的医者仁心后,也会在资金上给予些些许的馈赠,不少人都会主动捐些银子。
有了这些钱后,医学院不仅能维持正常运转后,多少也会有些结余。
所以说,朱橚在北平创办医学院的困难并不在缺钱之上。
最主要的还是缺人。
当年的南北榜桉谁都知道,毕竟在老朱治下谁又敢作弊。
这事儿最后查来查去查了许久,放榜所得结果也还是真的不能再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北方人读书少。
别的时候不知道,而历史上终大明一朝,即便是后来朱棣迁都了北平,但南官的比例总是多于北官的。
在这一比例换算后,北方读书人自然也是远远少于南方的。
南方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读书的子弟,而在北方十里八乡或许都很难找出一个识字之人。
尽管朱允熥已经把职大普及下去,但北方的情况仍远不如南方。
很多人和那种一代代放羊的想法差不多,只要有地可种有饭可吃,他们便希望子弟能接了这一亩三分地娶媳妇生娃就行。
然后再娶媳妇再生娃,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便是他们此生最大的圆满了。
至于读书中举,或者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日子,那则是祖坟冒青烟才能有的,在他们看来不是他们这种普通人家能办到的。
朱橚在北平创办医学院,别的方面都特别顺利,遇到最大的问题那便就是没人。
先不说百姓识字的基础如何,而是压根就没有人报名参加。
这本就是自愿的,哪能强迫人来干。
除此之外,那些有个小医馆,或者稍微懂些医术的,也都不愿意加入进来受医学院的统一培训统一调遣。
尽管朱橚在开封做这个王爷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但提起这事儿还是忍不住唉声叹气。
“早就知道北地的人喜欢安贫乐道,但想不到竟到了这种地步,这明明就是个好事,一个个的竟谁都没人问津。”
朱允熥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着道:“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南方商贸发达,北方交通闭塞,冒险精神自然也就差了些。”
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如此也说明,百姓的日子过的还是比较安稳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换个角度想象其实也没那么不可接受。
“你倒是想得开。”
朱橚说了这么多,他是要让朱允熥拿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的,可不只是为了听他附和的。
不过,也没用朱橚多说,朱允熥很快便给出了答桉。
朱允熥简单想了一下,便道:“草药基地置办起来容易,但为医学院源源不断的提供草药,这就需要培养有经验的人才了,要是不行的话,只能从凤阳往过来调了。”
“至于医学院的医士,也从其他地方调拨些有经验的把框架办起来,然后只能不限地域的从全国各地来选拔了。”
“让卢志明和孙醒配合着来吧,最多也就是多花些钱,这都不算个啥大事。”
“唯一需要注意的也就是毕竟是治病救人的,需要严格注意宁缺母滥的方针,哪怕是置办不起来,也要把精益求精落实到位。”
北平将来那可是当做京师用的,当然值得把最好的东西都调拨到北平的。
这也当是提前训练迁都了。
朱橚专门找朱允熥当面说这个事情,就是为了知道朱允熥支持的力度有多大。
力度大那就能够大干,力度小也就只能小打小闹置办了。
对于朱橚来说,他不关心迁都还是干啥,只要能让他做些他喜欢的医药方面的事情那就可以了。
听了朱允熥的话,朱橚露出了笑容,回道:“有你这句话,叔就知道该咋做了。”
商量妥了医学院的事情,朱橚当然也没马上着急走。
医学院的事情再忙,也不如朱棡丧葬事宜重要。
朱橚不来也就罢了,既然来了那肯定就需要送了朱棡最后一程的。
而就在这日的当晚。
朱允熥便把朱棡侍妾怀有身孕的事情以公文的形式禀报给了朱标。
父子两人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有些默契的。
朱标估计是猜到朱允熥这个时候发这封公事公办口吻电报不止是说说那么简单,于是也就以直接发了封朝廷的文书,通过朱允熥转交给朱济熺。
其大致内容,也就是让朱济熺照顾好朱棡的那个侍妾,让她顺利生下朱棡的遗腹子。
既然是朝廷文书,朱允熥也就不能私下给朱济熺了,只能是通过对公的形式发给晋王府了。
当晋王府接到这份文书后,大部分人才终于知道朱棡还留下了个遗腹子,至于之前听到有关于那侍妾被朱济熺从陪葬名单中划掉名字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全都不攻自破了。
其实,这侍妾的遗腹子除了影响到朱济熺之外,再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的影响。
朱棡目前已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了。
根本不需要这遗腹子来做继承朱棡王位等事了,唯一要做的只是照顾好这侍妾,让她顺利产下朱棡的血脉就是了。
因而,当朱标以朝廷的形式把这份公文发到晋王府后,除了洗脱掉泼在朱济熺身上的脏水后,倒也没再激起多大的波澜。
王府中的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棡这么一薨逝,王府的事宜就得移交到朱济熺手上了,朱棡手里的这些老人到底怎么用,还得是朱济熺说了算。
所以,这段时间关键的时候,他们若不想就此坐冷板凳的话,那就得好好表现了。
只不过,有些人需要好好表现,有些人则不这样想了。
就在晋王府的亭子里,朱济熿和朱有熏继之前跟着各自老爹进京省亲之后再一次相遇了。
由于两人的秉性差不多,之前被老朱召至应天府读书的时候,两人就曾好到穿一条裤子了。
当然,还外加一个朱高煦。
他们三个是被召至进京中的皇孙中最不喜欢读书的,除了逃课不写作业外,还经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