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没什么能瞒得了他 (第1/1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
皇宫外。蓝玉坐在马车之上,他目光阴冷,手时不时会去抓一抓自己的佩剑,一旁的沐英确实很享受地闭着眼睛,二人面前的茶炉上,那盏茶壶微微地冒着热气。“看不,这个小子竟然跟我们玩阴的!”“他已经进宫了,陛下那边亲自召见,你现在急也没什么用。”沐英有些慵懒地挪了挪自己的身子,不过,他还是用一种靠在车厢的动作回应着蓝玉的话。他们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这常龙自然是将那折子上的消息递给了他,换了谁都会坐不住,本想着来皇宫这边,先参这个李泰一本。可不想却被李泰先行一步,而蓝玉刚刚想着去找李善长,却被沐英拦了,理由无他,人家是父子。这淮西集团的利益再大,难道还能大过了这李家父子的关系,沐英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按理说这李泰的折子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只是一面之词,徐达和李文忠那边都没说什么。不过蓝玉之前可是对李泰这个人有了一些了解,他总觉得这是一个牛人,怎么说呢,就是李泰给他的感觉,是那种绵里针,表面看着没什么,可其实内在却是拥有着无比的力量。沐英不以为然,他其实和李泰共事的少,在他眼里这就是个生活在世家的公子哥,出来行军也就是长长见识,至于你说李泰这个人有多大的能耐,沐英只能是嗤之以鼻。毕竟经过这北伐一战,在他眼里,还就没有人能比他再有才干的,人还是太年轻,加上干出了如此了得的事情,这也难免,换了别人也一样。都是年轻人,蓝玉和沐英不服,为什么明明他们有功,可朱元璋却急着召见了这个名不转经传的李泰。此刻别说是蹲在皇宫外的二人,就是这满朝文武,也在暗地里议论纷纷。毕竟这李泰的身份太过敏感,这大明朝堂之上,说到底,无非就是两伙人,一个是淮西的旧部,一个是朱元璋收的浙东才子们,而眼下对于浙东似乎朱元璋更 有所倚重。道理在外人看来,无非是看这些个旧臣有些不顺眼,他们也是,一个个感觉自己立功立的多了,被封了爵位,自然就尾巴高高的翘起来。朱元璋是什么人,他能看得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人生信条中,只有一个,那就是谁狂我打谁。要不然这位明高祖也不会弄出一个锦衣卫出来,说白了,这东西就是监视那些想着出头冒尖的人的,你们要是有谁敢觉得自己可以,对不起,咱朱元璋就第一个办你。所以大明的时候出了很多的清官,但也出了很多的巨贪,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吧。矫枉过正。这个道理朱元璋也知道,可他没法子啊,怎么说他也是为了后世的子孙,他想着是打下一个让他们一劳永逸的江山。殊不知,这世上哪有什么一劳永逸,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变”。什么事,什么人,其实都在变
化之中,求什么万年稳固,对不起,你这么想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李善长此刻也正在家中着急,他急的是,淮西的这些事,不能成了浙东那些人的把柄。蓝玉和沐英那边正在皇宫外面苦等,其实也已经到了他的耳内,他早早就派人去,提醒这两个年轻人,只有一句话:“你们是不是当陛下是聋子是瞎子啊!”这句话分量够重的,但也是真的中肯,其实无非是让他们两个明白,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哪一个逃开了人家朱家的眼睛。你们真的当仪鸾司是摆设吗?这里要提一句的是,这个仪鸾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这些皇帝身边的人,其实大多数是大内的侍卫,而有些也是太监。但别小看了这个仪鸾司,这可都是淮西集团中的子弟,不过,这些淮西人大多是那些战死了的淮西人的子侄。他们的父辈都曾跟随了朱元璋,后来被安排到了皇宫内做了侍卫,仪鸾司就是负责皇帝仪仗的,也就是皇帝出行时候,那些给他撑场面,摆排场的人马。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军人出身,其实就是军人,他们可是直接隶属于大都督府。这个大都督府相当于军方的最高权力机构,掌管着当时天下的兵马,而统领这个机构的也不是外人,就是这朱元璋的直系亲侄子朱文正。你说这样的一个机构,怎么可能不为朱元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所以蓝玉和沐英的行为,在李善长看来,这就是在皇帝眼皮子低下搞事情。没事情也被弄出了事情。而此时的皇宫外,蓝玉和沐英也都接到了李善长的消息,他二人想了想,这个事似乎有些鲁莽了。这里毕竟不是行军打仗的漠北,皇宫大内的城根下,他们两个就这么明晃晃地,就是三岁孩子也能看出来他们的目的。要是李泰那边没事还好,有事,他们两个自然是做实了自己的罪责,蓝玉看了眼沐英,他心里多少有些后悔。毕竟相较于沐英的事情,他的事也就抢了几个半路的娘们,这都不算是什么事情。“我说,要不我们……”“走,你觉得现在走有用?”“那怎么办?”蓝玉还是没有沐英够稳,他在这一点上,还真的略逊了一筹,毕竟是年轻了些。“等……只要李泰出来,你我就直接去面圣,这自然就解释的通,为什么你我出现在这里。”“嗯嗯,这个倒是。”蓝玉只能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是七上八下。“说啥?”“就说李泰的好话。”“啊?”蓝玉眨了眨眼睛,似乎是明白了沐英的想法,这就是要以退为进,二人也不知道这李泰在里面说了什么。但总不能进去就参他,倒不如当着朱元璋的面,夸夸李泰,看看这朱元璋是个怎么态度。然后在见风使舵,到时候也就什么都明白了,二人定好了计策,只等李泰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