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潜水入探查裂隙,雁离群别有洞天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冰火狼烟!
王屋山侧,华盖崩处,暗潮涌动。
破解了石章铭文并发现了洞穴秘密的广平突然变得癫狂起来,时而狂笑,时而静默。他的内心充斥着自私的念头:独吞,我要独自拥有那里的一切。但最终理智压倒了欲望,他清楚自己无法一个人完成这件事情,所以他必须分享这份无与伦比的快乐。
在复盘会上,广平和科考队成员细细研读了石章铭文的破译成果,结合两次的下洞经验,大家都一致赞同裂隙中大有文章的说法。只是对于其他石章铭文的是非黑白颠倒的内容颇为不解,并且广平已经将铭文内容发给吴清平教授,教授也是一时间没有方向。无论如何,时间耗不起,只能带着疑问去探索,裂隙之行是势在必行了。
考虑到大部分裂隙仅可容一人通过,而且里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算潮水退去必定洞内还是会有大量的地下水存在,潜水进入是目前为止最可行的方案。因此科考队的成员立即着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潜水特训,教练是知名的洞穴救援专家赵义,他同时也是体育学院运动损伤与康复治疗专业的教授,这次他与另外一个洞潜专家鲁坤被选为跟队进行紧急情况处置。
为了保证特训的所有成果都尽可能接近面临的实际状况,潜水的训练地点就设置在华盖峰断口处,实际的潮水涨落情况更容易对症下药,发现需要加强的训练项目。
洞潜是所有潜水项目中危险性最高的,因此任何一点不足在密闭的洞穴中都会被无限的放大,甚至威胁到所有人的生命。所以在确定了科考方案的第一时间,针对所有科考队员进行了洞潜的基本知识培训及危险性告知,是否参与全凭自愿。基本当时在场的科考队员都丝毫没有退缩的样子,本来考虑到李万举教授年纪大了,想要说服他暂时退出,谁想到他以一位乔戈里峰征服者的姿态站出来时,大家都心悦诚服。当然有几位身体有恙和不会游泳的成员便自动从名单中剔除了,虽然潜水并不一定必须要会游泳,但洞潜的危险性太大,游泳的技能在关键时候可能会成为求生的关键。最终成行的成员有地质学家李万举,考古学家林广平,医生孙芊芊,考古队员艾可薇,野外生存专家王尔,水下救援专家赵义、鲁坤,共七人。
潜水设备在科考队商定了执行计划的第三天便运到了营地,包括bcd即浮力调整背心,压缩气瓶,潜水衣,腰铅,脚蹼等。同时在这期间七人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城医院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万无一失。第一次接触潜水的队员们都感觉很新奇,所以第一堂课是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进行的,主要是介绍各件装备的穿戴和使用方法。
洞潜的第一条规则,不能独自下潜,必须跟潜伴保持同步。因为,在封闭性的洞穴中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有可能打破备份气体的极限,而且你无法快速地上升至水面,只能在现场解决问题。因此按照队员能力、强弱、性别的差异分配为三组:赵义与李万举一组,林广平、王尔与孙芊芊一组,鲁坤与艾可薇一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潜伴之间具有第一处置责任,因此可以说潜伴之间同生共死,大有八拜之交的意味。
洞潜的第二条规则:冗余。每个人必须携带备用氧气瓶,准备好三个灯照明,不能盲目的自信,必须像认识自己一样的熟悉了解自己的装备,下水之前要全面检查,再细致冗余都不过分,任何一点的疏忽都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需要预留至少三分之二的空气返回,否则在洞潜中一旦发生气体中断,死亡的速度以秒计算。装备到达的当天,赵义教练便逐一将其分发给几位队员,并一对一的进行了穿戴,简单维护检查,常见故障处置,关键部位保护等细节讲解。
当然洞潜最重要的原则便是敬畏,敬畏自然,敬畏未知,洞潜没有意外,只有死亡。
最开始的理论教学都显得和谐而有趣,大家了解了水下交流手势信号,水流信号感知判断以及洞口可通过性等必备常识。宽敞水域的潜水相对较为容易,每个人的心态都像是在三亚旅游一样惬意,到了真正开始进洞的那一天,各种状况便接踵而至。科考队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宽的裂隙作为训练地,事先赵义已经对裂隙内部做了初步勘察,裂隙内支路横生,他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支路做好标记。就算这样第一次洞潜的其余五人,纵是理论知识烂熟于心,入洞之前成竹在胸,刚一进入裂隙便感觉到处处不适应,狭仄的空间在照明之下可见也不过眼前一米距离,其余的一切都隐藏在黑暗之中,未知给了这些队员巨大的压迫感。
赵义与鲁坤一起下了裂隙探查路径,制定洞潜方案,发现内部纵横交错,定位设备在里面完全失灵。根据他的记忆手绘形成了一张粗略的地图,内部如蛛网一般,像西安古城墙内的道路,但唯一的区别就是裂隙中的通道断头路大有所在,缝隙越来越小,最终闭合。这是洞潜中最大的危险和变数,越狭仄越封闭的空间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就越大。这位拥有二十年潜水经验的老教授,愁云满面,就连他自己能否顺利潜入目的地都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是要带着几位初涉此领域的新手。他突然有个想法:尽可能的向内布设氧气管道,地面上预备一个三吨的氧气罐,沿主裂隙敷设氧气供给管两百米,每个支路口设置2个氧气面罩接驳口,作为应急处置方案。赵教授的提议经过简单的评估很快获得认可,所以在开拔日期推迟了半个月后,氧气罐及供给管安装完成,队伍正式全副武装,在所有驻地人员的目送下下水了。
吴清平老教授也亲自到了现场。林广平此刻看着自己的老师竟然心中莫名的心虚,那种给予厚望的眼神,像一根拷问的皮鞭,鞭挞着心中蠢蠢欲动的欲望。甚至有那么一刻,他感觉老师似乎窥探到了他内心的躁动。最后这位德高望重的考古界的泰斗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一定平安回来。”
下水前赵义对所有人的状态及装备进行了例行检查:主气瓶,备用气瓶,氧气嘴,浮力调整背心,压力传感器,对表时间,气压警戒报警器,引导绳,测血压心律等。在水下又进行了集体试潜,手势核对,环境适应,等到所有人都向赵义打出了ok的手势,赵义单掌并拢向前一伸,队伍自成三队缓慢向距离洞口最近的裂隙进发。
时值早春,水中依然凛冽,不过随着逐渐深入温度也慢慢回升,不至于存在失温的风险。两位各自领域的泰斗教授一马当先,广平、王尔、芊芊三人紧随,鲁坤、艾可薇殿后,开始的两百米一切正常,如他们训练时一样,真正过了氧气管道的范围,每个人的心里都产生不一样的变化。这种情形很像过独木桥,如果两侧有栏杆防护,所有人都会安心惬意的通行,一旦防护尽失,脚下便是万丈悬崖,那心态变成了通过独木桥最重要的依仗。
看似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有遇到特殊危机情形,但这却是最可怕的局面。其实就很像一望无际的笔直公路上开车最容易因为视觉疲劳而造成事故的道理是一样的,几人在狭仄单调漆黑的环境中时间久了,不仅体力几乎消耗殆尽,心态也有些急躁不安。此时距离出发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对于水下的诸位来说却似过了一个世纪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