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章 未雨绸缪提建议 (第2/2页)
历朝历代为了治水,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可还是只能听天由命,让君臣头疼,百姓受苦。
看到大家目光灼灼,赵昉郑重的说出八个字:“束水冲沙,分流沉沙!”
大家一怔,束水冲沙好理解,之前就用过,但分流沉沙却是从未听说过的。
赵昉也不迟疑,开始解释何谓分流沉沙,就是在水流平缓的河段挖渠道分流,在渠道中挖深沉沙井,定期清理沉沙。
这办法是后世治理黄河的手段,虽然还是治标不治本,但至少是有效的,而且效果还很明显。
“好办法!”
在座的都是一时之俊杰,听完介绍自然很快就分辨出有没有用,好几个人都拍案叫好出声。
但王尧臣叫完好后,眉头又皱起来道:“开挖水渠,这又要花费不少钱粮啊!这笔钱从那出呢?”
赵昉马上应道:“诸卿不是烦恼冗兵吗,裁撤一部分军士去挖渠,并在工程结束后留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清理泥沙。”
“好!魏王此策妙也!”
王尧臣顿时激动起来,这一来不仅解决了人手问题,也解决了钱粮问题,更是分流了冗兵的一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呀。
军士原本就是要军饷的,因此这不是额外的开支,而此时大宋的军队已经高达一百二十五万。
这比宋太祖时代多了整整六倍,虽然随着王朝疆域扩大,扩军是难免的,可这也扩的太多了。
“既然此举能处理冗兵之事,那魏王索性想想,如何把剩余的冗兵也处理掉。”
赵昉正被夸的洋洋得意呢,范仲淹的一句话直接把他拉回现实,登时脸一苦,白眼道:“我才七岁!七岁呀范相公。”
他当然想过如何处理冗兵,只是这需要大勇气和上下一心,否则就是空谈。
现在说出来不是坑他吗,可范仲淹笑眯眯的回答道:“大王年纪虽小,见识却高,摊丁入亩、治理黄河,这两项随便一项都不是寻常人能想到的,再来一道好策也不是没可能呀!”
“你是坏人!”
赵昉吐槽了一句,眼睛瞟向自己老爹。
赵祯一看,兴奋道:“大哥真有办法呀?那快说出来呀!”
赵昉盯住他,看到他不自然了才开口道:“要更改祖制国策,爹爹敢吗?”
赵祯一愣迟疑了,韩琦却催促道:“先说来听听,若是可行再说能不能更改。”
大家一听跟着附和,连赵祯也缓下神情点头附和。
赵昉看着他们,点点头道:“我朝每逢天灾,就将难民招募入军中,这是弊政,只会不断增长军队的数量,却不能增加军队的质量,大家以为然否?”
“不错,此事的确是弊政,但不如此灾民如何安置?大宋没有灾民造反,正是凭着这弊政,因此虽说是弊政,也不敢改变。”
宰相章得象说话了,涉及到国策他不得不开口,但看向赵昉的目光却没有质问的意思,很是温和。
赵昉“嘿嘿”一笑道:“我觉的你们思想僵化了,安置灾民为何只能招入军中,以工代赈难道不是最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