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基宋濂同觐见,老朱的真正想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刘基宋濂同觐见,老朱的真正想法 (第2/2页)

“陛下,诚意伯到了。”

太监的声音响起。

“宣。”

朱元璋立刻道。

他等的那是真的有些焦急了,刘伯温是他亲自送去苏璟那里的,现在总算是回来了。

两人到底都说了些什么,朱元璋很急!

没办法,苏璟的警惕心太强,拱卫郎早前就已经确认了这个事。

后来算是双方默认了,远距离监控,但监听这事,没有任何的可能。

“老臣拜见陛下。”

来到朱元璋面前,刘伯温当即就跪下了。

态度一定要好。

“伯温,赶紧起来,你我君臣,这些礼节不必在意。”

朱元璋立刻道,此刻完全就是一个无比和善的形象。

“谢陛下。”

刘伯温缓缓起身。

朱元璋直接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走到了刘伯温面前道:“伯温,和苏璟的会面如何啊?”

朱元璋最关心的事情,还是这刘伯温和苏璟的会面。

“回禀陛下,臣向苏先生求教了不少,获益良多。”

刘伯温认真回答道。

实话,还是得说的。

朱元璋立刻道:“那先告诉朕,这科举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马上就要昭告天下的事情,朱元璋着急也是正常的。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宋承旨到!”

宋濂来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有些意外,随即想到了几天前自己给翰林院下达的任务。

但这三日的期限,不是还没到吗?

难道宋濂已经找到问题了?

一旁的刘伯温眉头微皱,宋濂的出现,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他并不知道之前朱元璋的安排。

难道是和自己有关吗?

“宣。”

朱元璋直接大手一挥。

很快,宋濂也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

“臣宋濂拜见陛下。”

宋濂朝着朱元璋行礼,还不忘瞥了刘伯温一眼。

他并没有看到刘伯温的脸上有什么难色,这心头也是稍稍放松了一些。

应该并不是为难刘伯温的。

“宋濂,你这突然过来,是向朕汇报吗?”

朱元璋直接开口道:“我限了三日,如今三人之期未到,已经有答案了?”

宋濂抬头道:“陛下,臣与翰林院上下思索几日,都不曾找出这科举之弊端,故今日特来请罪。”

请罪?

朱元璋一愣,倒是没想到这宋濂这般的直接。

而一旁的刘伯温听着宋濂的话语,那也是相当的惊讶。

宋濂过来,开口就是请罪,还是和科举之事有关。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刘伯温倒也猜出了一个大概来了。

朱元璋应该是从苏璟处得知科举会停的说法,然后让翰林院的人找到原因。

“陛下,臣刚从苏先生那得到了答案,此事与宋承旨无关。”

刘伯温当即开口道。

朱元璋本也没有要降罪宋濂的意思,听到刘伯温这么说,便直接道:

“那伯温你说说吧,苏璟是怎么说的。”

宋濂此时也意识到,刘伯温之前应该是去见苏璟了。

和自己一样,刘伯温要搞明白的事情,也是科举的弊端。

刘伯温当即道:“苏先生说,科举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之所以科举会停,原因在陛下的身上。”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色骤变。

就连一旁刚刚请罪的宋濂也是惊住了,这啥意思啊?

苏璟竟然如此胆大吗?

朱元璋沉着脸问道:“诚意伯,那你说说,苏璟到底是怎么说的。”

显然这会朱元璋已经在发怒的边缘了。

刘伯温面色不改道:“苏先生说陛下需求之人才,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人才,而是能够有着处理实务能力的人才。”

“这大明第一次科举遴选出来的人才,并不是陛下所需要的,故陛下会停止科举。”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立刻缓和了不少,他点头道:“苏璟此话说的倒是不错,朕治理大明,若都是些只会读死书的来当官,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科举的确不如停了也好。”

从老朱的角度来说,他想要的肯定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能干事才行。

苏璟这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

宋濂站在一旁,听着这话,心里头却是有些纳闷。

之前太子朱标找他,谈到了科举,在朱标的口中,事情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真是越发的奇怪。

“不过苏璟怎么知道,这一次的科举,选出来的人才,都是庸才呢?”

朱元璋又问道。

虽然苏璟理由说的很对,但还是有些没说明白的地方。

刘伯温回答道:“苏先生说,陛下夺取天下,身边已然网罗了天下人才,还是最好的人才,这科举即便选出了人才,陛下也不会觉得他们有多好。”

这说的就是一个对比。

凡事就怕对比。

“嗯。”

朱元璋点点头,对于苏璟的这个说法倒也是认同的。

如今的大明,最厉害的人才,基本上都在他的麾下了。

这可不是靠着什么科举考试选出来的,而是历经了多少战斗和多少实务历练出来的人才。

区区一场考试选拔出的人,怎么能与他们相比的。

“苏璟倒是说对了,只是,按他这么说,这科举干脆就不要举办那不是最好。”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问道:“伯温,你觉得呢?”

从伯温到诚意伯再到伯温,朱元璋这称呼的变化,便能看出他的态度变化了。

刘伯温立刻道:“臣以为,苏先生说的固然对,但科举之事,乃是天下读书人向往之事,该举办还是要举办的。”

宋濂也是说道:“陛下,臣也以为,这科举之事,势在必行。”

“或许苏先生说的对,但若是直接放弃举行,恐怕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无论是刘伯温还是宋濂,都是有追求的。

他们的家族都不小,事实上若不举办科举,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更有利的。

尤其是宋濂,太子师,门生故吏无数,如今更是翰林院承旨。

还是举荐制的话,多少人得来求他。

朱元璋看向两人,这世家贵族的阻力,他又何尝不知。

科举与举荐,对于各方的利弊,老朱心里是有杆秤的。

对于那些有着举荐权力的地方贵族和官绅来说,科举就是压缩他们势力扩张的枷锁。

朱元璋也收到了不少建议推迟科举的奏章,说的很好听,各种理由。

实际上他们的心思,朱元璋都很清楚。

之所以一直要揪着苏璟说的这一句科举会停,未尝不是因为这其中的利弊关系复杂。

朱元璋想看看,苏璟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他也想看看,某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