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朱见深:这些不能给,关系盛世! (第2/2页)
“哎呦,这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郎啊,竟然下地做农活。”
几个农户热情的将水送到李贤和商辂身边。
李贤连忙接过,也忘了自己刚才说的话,和农户热情攀谈起来。
“几位官老爷,你们下地,是草民从不敢想的,我要回去和方圆百姓好好的说道说道。”
商辂和李贤看了眼,这皇庄怎么会有百姓,但想到平常皇庄雇佣百姓种地也是常有,随即喝了口水:“这水,很是甘甜啊。”
“老爷喜欢喝就好,这是我们从后山取的山泉水,老爷们,你们就是青天在世啊。”
“几位老爷歇着,我们来。”说着接过李贤和商辂手里的锄头,干起农活。
李贤平日里都是被自己的门生奉承些话,但他也知道,那是恭维,但是这些百姓说话,倒是真正切切。
他看来看去,也没发现虚假。
再者,他是第一次被百姓夸赞,说他是文曲星老爷。
为官者,最大的荣耀就是百姓口中的夸赞,无论何时,都是喜欢听,是一种对他们政绩的认可。
商辂当初罢官回老家,家里也是有下人的,那些下人丫鬟也是出自安慰奉承。
他干农活这种,还是第一次被夸。
听到农户们说他们的名字就该让石匠刻碑,记下这一次锄地的事情,让不远处的刘吉听的振奋。
他最喜欢自己的名字被刻在石碑上面了,当然不是墓碑,而是功德碑这一类。
送水的农户除了锦衣卫教给他们的那些话,更多的也是他们自己内心真实的话。
毕竟官员下地和皇帝一起,实在是很罕见的事情。
日落西山后,随着朱见深亲自下令他们停工,内侍纷纷在皇庄的御帐搬上几行椅子。
并请内阁要员,六部主要官员,十二个武将这些重要近臣入座。
干完农活的朱见深也沐浴过,穿上李贤他们满意的龙袍乌纱出来,并端坐在座椅正中。
这才是他们心中皇帝的样子。
不该再穿粗布衣服乱来了,当然今天的事情,他们愤怒也已经消散了。
“李学士。”
“臣在。”坐在第一位的李贤即刻起身。
“今天朕带你们过来,在你们心里肯定是埋怨的,但朕要告诉你们,体验百姓农事之苦,方才知道你们自己的福气有多深。
大明为官者,不是养尊处优,而是为百姓做事的,如今你们和朕都做了一天农活,好歹也有心得吧,都说一说朕听听,说实话,无罪!”
“陛下所言甚是。”李贤哪里敢有丝毫怠慢,便立刻正色答到:“臣没有到农田来时,心里对陛下此举,确实有责怪之心。
天子与朝臣乃大明中枢,做农事意义不大,甚至臣很是不解,但耕作到一半后,才发现,许多事情,书卷并没有讲出来,是臣目光短浅了。
如何做一个好官,不是御史,也不是陛下说了算,是百姓,百姓的心中都有杆秤。”
此言一出,身后的商辂,刘吉也纷纷点头,他们今天听到的话是平时从没有听到的。
“商学士,你呢。”
商辂起身,他心里的话和感想已经十分多,直接道:“陛下让臣畅言,臣就实话实说。
臣今天刚听到时,是觉得十分荒唐的,但是臣在田间地头,明白了五谷之分,听到了百姓对田地的看重,百姓日子过得很苦,对于他们,白面馒头就是极好的生活。
而臣府上每日浪费的饭菜,就足以令臣羞愧,百姓是不会骗人的,是陛下教给臣书中没有的东西,臣活了这大半辈子,对农事,也有了新的感悟。”
李东阳道:“回陛下,百姓的农具耕作缓慢,且许多农户十分缺乏耕种和防灾经验。
臣刚才已经和户部商议,可以从前朝农书中挑选实用经验,编写一本成化农书,由明农司一起,下发百姓,衙役每日宣传。”
这些感受是真的,但是李贤和商辂也担心,今后陛下会不会从农事上开了口子,再要求他们做其他的。
凡事一旦有了一次,第二次就简单的多了。
实际上,商辂和李贤猜对了。
就在李贤和商辂等人准备好朱见深继续提要求时。
朱见深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诧异起来。
陛下要将今天的事,刻在一块大石碑上,置于京城宫门外,记录这次臣子耕作之事。
他们的名字竟然可以出现在显示荣誉的石碑上,这不就相当于名留青史!
在场的文臣武将心里翻腾起来。
但都很注意礼仪,安静的看着朱见深,没有表露半分。
“朕的本意是想让众卿能够写出来更好的荆襄安置流民策略,但是朕又觉得今天,你们做的非常好。
这是大事,很荣耀的事,就该让史官写下来,刻在石碑上,名留青史!
另外,朕给那些壮烈牺牲在广西大藤峡的将士,城郊开辟了一处地,用来记录每一次的战役,你们过几日随朕一起去公祭。
赵将军,你们负责将名单整理和家眷安顿好,写份奏疏呈上来。”
公祭?陛下让官员去公祭将士,还在城郊开辟一处地方专门使用,赵辅心里的激动难以言喻,陛下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