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道门的时间观念 (第2/2页)
“贫道打断了一下各位。”小天师这时候突然开口说道。
伊辉诧异的看向小天师:“小张?你有话说?”
小天师点了点头:“刚才你说的这些,贫道也听懂了一些,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在我那个世界待了八九个月,这边才过去四十三天?”
“对。有什么问题吗?”
“如伊兄你刚才所言,此等类似之事,在我道家典籍中比比皆是。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所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这王质烂柯的典故不就和你刚才说的非常类似吗?”小天师说道?
“王质烂柯?什么东西?”伊辉满头的黑线。
夏文雨摇了摇头解释道:“这个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期,有一位叫做王质的樵夫,这一天他去信安郡的石室山上砍柴。王质看到在小溪边的一块石头上,有两位童子在下围棋对弈,于是他放下砍柴的斧子在旁边观棋。”
“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王质看了许久都忘记了时间,童子告诉他,时间不早了,你该回家了。王质准备将斧子捡起回家,发现木质的斧柄竟然已经腐烂了。”
“王质返回家中时,发现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人认识他,问及周围人,都说王质砍柴已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是王质砍柴误入了仙境,返回人间斧头都烂了,所以说是烂柯。世间沧海桑田,竟然没有一局围棋的时间长”
键盘虽然也没听懂王质烂柯是什么,但他这人就这点好,有什么不懂的立马就拿出手机搜索起来。果然,上面对于王质烂柯的解释和刚才夏文雨说的一模一样。
“诺,三五哥,你看看吧。”键盘把手机递了过去。
伊辉扫了两眼,发现键盘找的资料不但有整个故事的出处和概括,还有完整的解释。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伊辉喃喃念道。
小天师微笑的点了点头:“不错,在我道家记载之中,这种事情数不胜数。都是像人们阐述两个世界时间不同的事情。除了这王质烂柯之外,最有名还要算黄粱一梦这个故事了。”
“黄粱一梦?这个成语我还挺熟悉的。不过我还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什么。”伊辉不好意思的说道。学渣就怕碰到这种事情。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叫卢生的人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叹穷困。吕翁取青瓷枕让卢生睡觉,这时店主正在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店家的小米饭还没熟。后人就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成语“黄粱一梦”,比喻虚幻的梦境和不可实现的欲望。”夏文雨在一旁向伊辉做着科普。
“哦?原来这就是黄粱一梦啊。可这和刚才那个什么王质烂柯也不一样啊。这明显就是白日梦嘛。”伊辉笑道。
小天师摇头道:“非也。在世俗人眼中,小雨方才的解释倒也无甚大错。可在我道家之人眼中。卢生却是得到吕翁的点化,在梦中真真切切的度过了一生。外界黄粱未熟,而梦中却官运亨通八十而亡。从这点看来,其实和王质烂柯并无太大区别。讲述的故事都是伊兄你说的那个叫什么时间差的东西。”
众人闻言,都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没想到你道家还有这种记载?”伊辉惊讶了。没想到这小天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嘛。“那你们道家中有没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啊?”
“我道家经典之中,多数类似的故事都与我道家中的福地洞天有关。而但凡是福地洞天,似乎都基本你说的这种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情况。《紫阳真人内传》中有云:“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头中空虚,是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
“在我道家看来,所谓的洞天福地,并非是俗世间的那些名山大川,而是独立于凡尘的所在。洞天福地只是通向仙境的一个入口罢了。正因为是通向仙境的入口,才会在世上留下诸多类似王质烂柯的记载。这些记载其实大多都有一雷同之处,就是某某人误入某某处,然后恍然不觉,待再次出来后,世间早已物换星移。”
“因此,在贫道看来。伊兄你所遇到的问题。我道门中人似乎早有窥探。”小天师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听的众人是目瞪口呆。
不得不说,小天师这番说辞还确实让伊辉有所感悟,就连导师看向小天师的眼神都起了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