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 第六十五章 安李争功

第六十五章 安李争功 (第2/2页)

明宗听说了这件事,就派李从珂去担任河中节度使。李从珂喜欢打猎,经常出去打猎玩。安重诲就想要趁机害李从珂,于是他假传密旨,让河东牙内指挥使王彦温把李从珂赶走。王彦温接到安重诲的命令,正好李从珂这天出城去看马,估计是想买匹好马,王彦温就让手下关上城门,不让李从珂进城了,李从珂进不了城,就问城楼上的王彦温:“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城?”王彦温说:“彦温不敢负恩,但是现在有枢密院的密札,请你入朝,不必回城了!”李从珂没办法,只好先暂时退到虞乡,派了个使者进京上表,报告皇帝。

明宗李嗣源对此事毫不知情,接到了李从珂的奏章,自然就要问问安重诲了。安重诲一看,这事皇帝知道了,他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就说是奸人妄言,应该去加以讨伐。我们枢密院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这是有人胡说八道,他这样说其实等于是说王彦温自作主张,跟我没关系。明宗就想把王彦温骗到洛阳来,好当面问问他,于是就任命王彦温为绛州刺史,催他入朝。但是,假传圣旨的安重诲怎么能让王彦温入朝去见皇帝呢?那不就露馅了吗?所以他就一再请明宗发兵去讨伐,最后李嗣源就派西都留守索自通和步军都指挥使药彦稠,率兵去讨伐王彦温。而且明宗还当面叮嘱药彦稠,说:“王彦温不让李从珂入城,估计是背后有人主使,你到了河中,要把王彦温生擒回来,我要当面向他问话。”药彦稠领命而去,到了河中,王彦温还不知道京城里边发生的这些事呢,就出城去迎接。不料他见了药彦稠,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刀锋已经砍了过来,王彦温登时人头落地。

药彦稠杀了王彦温,把他的人头送到了京师,明宗气得要命,恨药彦稠竟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下旨要严惩,安重诲就出面为药彦稠辩解,结果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这插一句,药彦稠杀的这个王彦温,另有记载说他姓杨,叫杨彦温,到底是姓杨还是姓王,并不重要,咱也不考证了。

李从珂心里明白,这是安重诲在设计自己,于是也去见皇帝,明宗心里肯定知道咋回事,所以他不让李从珂多说,让他赶快回家。安重诲又让冯道、赵凤等人弹劾李从珂,说他失守河中,应该承担责任。唐明宗实在忍不了了,就说:“我儿子被奸党算计,是非还没搞清楚,你们怎么也说这样的话,难道是要置他于死地吗?我想你们也是受托而来,未必是出自本意吧。”冯道和赵凤两人无话可说,心里也觉得挺惭愧,就退出去了。

................

知识卡片:

咱们今天提到了一位诗人聂夷中,他和大诗人杜甫一样,都属于现实主义诗人。聂夷中字坦之,生于唐文宗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死于后梁初年,他出身平凡,不是名门望族,所以生卒时间和家世都不确定。

聂夷中长期生活在农村,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他少年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每天都要在田间卖力的干活,非常辛苦,所以他深知农民的苦难。公元871年他考中了进士,这时候的唐朝非常腐朽黑暗,唐懿宗也是历史上着名的昏庸无能的皇帝,聂夷中经历坎坷,好不容易才当上了华阴县一个小小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

聂夷中写了很多诗,有自己的诗集,不过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多首。这些诗大多是反映农民遭受惨重剥削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反映了唐末的社会危机,抨击了权贵们的骄奢淫佚和横行无忌。

聂夷中的诗作《过比干墓》通过对比的方式说出了唐朝的腐朽: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乾纲既一断,贤愚无二门。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己源。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腐骨不为土,应作石木根。余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聂夷中的诗作大多是五言律诗或者绝句,他继承了汉魏乐府诗的优良传统,采用口语化的方式,语言朴素生动,描写的形象鲜明,音节和谐自然。着名的作品《公子行二首》,从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唐末上层社会的荒淫腐朽,骄纵横暴,可以说是豪门世族贪暴无耻生活的缩影,堪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那首我们耳熟能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一种说法,说作者也是这位聂夷中。另外还有前面冯道给明宗读的那首《伤田家》等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