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黑白虫洞 (第2/2页)
为了安全,探测飞船发出之后,陆平就切断了和那些飞船的联系。
如今已经到了三角座,第一时间就是与这些飞船恢复连接,将三角座星系了解一番。
三角座河系编号为m33,因其外形像一个风车,又被天文爱好者称作南天大风车星系。
m33星系约有400亿颗恒星,人类之前只能通过远距离观察,所以对其内部的结构所知有限。
陆平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寻找天然虫洞,另一个是探寻希亚文明留在盖亚星系的秘密。
其中以天然虫洞为主要目的。
天然虫洞长什么样,有什么物理特性,陆平还是一无所知。只能认为与人造虫洞有相似之处。
虫洞是宇宙中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
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这种理论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可以被证明。
理论物理学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时候,通过一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发现宇宙时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
如果恒星形成了黑洞,那么时空在史瓦西半径,也就是视界的地方与原来的时空垂直。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
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
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
按照科学界的设想,天然的虫洞即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它可能在诞生的瞬间就关闭空间通道,只给外界展示黑洞或者白洞的特性。
而要想维持虫洞的稳定,就得依靠负物质的排斥特性,将这个通道一直撑开。
除了负物质之外,暗能量也可能是维持虫洞的自然能量。暗能量已经被证实存在,可惜人类仍然无法观察和利用。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设想了一种新的物质,叫做幻影物质。
这种物质不是正物质也不是负物质,而是同时具有二者的特点。与引力既吸引又排斥,听起来十分的扯淡。
这些推论和设想是否真的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给陆平指点方向。
寻找虫洞的前提就是寻找黑、白洞。
关于黑洞人类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模型,并在真实宇宙观察过。而白洞又是什么?
白洞是一个物质只出不进的天体,但是,对于外部区域来说,白洞也是一个强引力源。
它能把周围的尘埃、气体和各种辐射不断地吸引到它的边界上来,只不过这些物质并不能进入白洞的内部,只能在边界外形成一个包围白洞的物质层。
那么白洞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有两种主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白洞来自于宇宙大爆炸之后,那些没有完全喷发的致密物质。
由于爆炸的不完全和不均匀,可能会遗留下一些超高密度的物质暂时尚未爆炸,而是要再等待一定的时间以后才开始膨胀和爆炸,这些遗留下来的致密物质即成为新的局部膨胀的核心,也就是白洞。
另一种观点认为:白洞可直接由黑洞转变过来,白洞中的超高密度物质是由引力坍缩形成黑洞时获得的。
若是将这两种观点综合分析,它们之间其实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