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67) (第2/2页)
提出“中指同身寸”的取穴标准
孙思邈认为,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王执中进一步提出“中指同身寸”的取穴标准:“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若屈指则旁取侧中节上下两纹角,相去远近为一寸,是谓同身寸。”这种取穴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针灸学取穴规范。
推崇灸法
《针灸资生经》对灸法的处方配穴、体位选择、壮数多少、艾炷大小、施灸顺序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灸后护理,如饮食调养、清洗灸疮、灸后促进灸疮化脓等,也有精辟论述。具体灸法分为灸劳法、灸痔法、灸肠风、灸发背法、膏肓俞灸法、天灸、四花穴灸、隔盐灸、隔蒜灸、隔姜灸、隔泥灸、附子饼灸、巴豆饼灸、艾条温灸以及脚气八穴灸、秦承祖灸鬼邪法、小儿胎疝灸等,可谓集宋以前艾灸治疗之大成。
科学看待各种中医治疗方法
在重视灸疗的同时,王执中强调辨证论治,主张因病而宜、综合施治,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治疗疾病。王执中根据扁鹊“针、灸、药三者得兼”和孙思邈“针药兼施,针灸并重”的观点,提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这种没有门派偏见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重视调理后天脾胃
王执中认为治病应“调理脾胃为本”。他指出:“人之羸瘦,必其饮食不进者也。饮食不进,则无以生荣卫,荣卫无以生,则气血因之衰。”
《针灸资生经》的名称,既体现了对后天脾胃的高度认识,重视脾胃的观点,亦体现于其针灸养生之论中,“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干”等。王执中强调,平时常针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健运脾胃,强壮元气,对健身防病至关重要。
重视民间疗法及实践体验
王执中重视对民间疗法的收集,常采用一些民间土法、验方治病。更难能可贵的是,王执中常亲自体验针灸疗法的作用,如在谈到囟会穴时说:“予少刻苦,年逾壮则脑冷,或饮酒过多则脑疼如破。后因灸此穴,非特脑不复冷,他日酒醉,脑亦不复疼矣。”所以“凡脑冷者宜灸之”。
徐正卿在《针灸资生经》序中评价该书:“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针灸资生经》因其巨大的文献价值和临床指导价值,自刻印面世后重刊不断,清代被收录入《四库全书》,至今某些章节还被选作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