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傻小子文集 > 春秋五霸(二)

春秋五霸(二)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傻小子文集!

一、宋襄公的霸权。宋襄公,名兹父,是宋国的第二十位国君,也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他的一段佳话,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作为太子的宋襄公,在即位之际,曾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自己的宝座让给自己的庶出哥哥目夷。这个想法被宋桓公告知了目夷,然而目夷却坚持不肯接受弟弟的让位。最终,王位还是传给了嫡长子宋襄公。

宋襄公即位后,他励精图治,治理国家,任用目夷为宰相,使得宋国的治理井井有条。当时的人们也纷纷称赞宋襄公心胸开阔,有仁义之心,有让国之美。

宋襄公的这段佳话,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一种仁爱之心,是一种让国之美的表现。

宋襄公的仁爱之心,是他能够将自己的王位让给自己的庶出哥哥的表现。这种仁爱之心,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宽容和大度。他不仅仅是一个国君,更是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

宋襄公的让国之美,是他治理国家的表现。他任用目夷为宰相,使得宋国的治理井井有条。他的治理,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智慧和能力。他不仅仅是一个国君,更是一个有着治国才能的人。

宋襄公的这段佳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治国才能。他的仁爱之心和让国之美,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宽容和大度,学习他的智慧和能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1、帮助齐孝公。宋国,一个曾经不被人看好的小国,却在宋襄公的领导下,逐渐崛起。然而,当时的宋国还十分弱小,无法与中原的强国相比。但是,宋襄公却是一个仁义有信之人,他的忠厚可靠让齐桓公对他十分信任。齐桓公甚至把自己的太子托付给了宋襄公,希望他能在自己不在的时候辅助太子。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陷入混乱,太子昭无法继承王位,只能逃到宋国。当时的宋国还十分弱小,而且公子无亏已经当上了国君,如果帮助太子昭去夺回王位,需要冒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宋襄公并没有退缩,他决定帮助太子昭。他知道,这样做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他仍然义无反顾。

于是,宋襄公就通知了各诸侯国,希望他们能一起派人将太子昭送回去。然而,很多诸侯国都打算先冷眼旁观,只有卫国、曹国、邾国三个小国派出了一些人马。宋襄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带领着四国的军队,护送太子昭往齐国去了。

齐国的贵族心里很感念太子昭,又不清楚宋襄公的实力,就杀死了公子无亏,赶走了他身边的一些势力,在国都临淄迎接太子昭回来。于是,太子昭顺利即位,也就是后来的齐孝公。

2、图谋称霸。在宋襄公年轻时,他主动向其他国家让国,这一举动让他在诸侯中名声大振,形势一片大好。他还信守承诺,这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这两件事情让宋襄公在诸侯中声名鹊起,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君主。

然而,宋襄公的成功也让他逐渐起了冲霸之心。他的兄长目夷得知后,十分忧虑,劝说他不要去跟大国争称霸,但宋襄公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最终,他的行为导致了其他大诸侯国分立在外,只有卫国、曹国等小国勉强依附于宋国。

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在鹿地首次会合各诸侯,他以盟主的身份自居,引起了楚王的不满。后来,他又自作主张,约定该年秋天各诸侯再次会盟。目夷担心宋襄公惹祸上身,就叮嘱他会盟的时候带上军队,但宋襄公却说他已经跟楚王说好了自己不带军队,不能不守信用。结果,因为盟主之位与楚王发生争吵,宋襄公被楚王的军队抓起来了。然而,宋襄公并没有放弃守信用的原则,他连命都不要了。

后来,鲁僖公在中间调停,楚王才把宋襄公释放了。然而,宋襄公并没有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他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追求霸权,最终导致了宋国的衰落。

宋襄公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的一些行为也让人们对他刮目相看。他主动让国和信守承诺的行为,让他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的君主。但他的冲霸之心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宋国的衰落。我们应该从宋襄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明白一个人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3、泓水之战。宋襄公回国之后,得知郑国支持楚王做盟主,就打算攻打郑国。因此,郑国请来了楚军支援。宋军和楚军在泓水相遇,两军即将交锋,宋襄公又一次展现出了他的“傻白甜”本性。

据《史记》记载,楚军渡河时,目夷建议宋襄公趁机进攻,但宋襄公却不听。他说:“趁人之危这怎么可以呢!”他坚信,一个君主应该有道德和人性的底线,不能因为敌人的短暂失利而趁机进攻,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他一点儿都不明白:道德是对朋友讲的,而不是对敌人讲的。在战场上对付敌人,一定要把仁义道德抛到九霄云外,千万不能对敌人讲仁慈。只要对敌人讲仁慈,敌人一旦获得胜利,那我们的命运,就再也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敌人说了算——他要我们生,我们就生;他要我们死,我们就死;他要我们上天堂,我们就上天堂;他要我们下地狱,我们就下地狱;他想我们遭受酷刑,生不如死,永远都不能寿终正寝,我们就遭受酷刑,生不如死,永远都不能寿终正寝。一句话,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酷。

楚军渡过河,尚未排兵布阵之时,目夷心急如焚的劝说:时间宝贵,可以进攻!但宋襄公还是摇头说:他们没有没排好,现在进攻不合人意,等他们先摆好阵势,我们要跟楚国公平作战。他的这种谨慎和冷静,让人们对他的领导能力和智慧倍感敬佩。

如他所愿,阵势摆好,宋军和楚军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凭借着强于宋国的军力,楚军势如破竹的杀破了宋军,宋襄公还伤到了大腿。但是,宋襄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仍然坚定地站在战场上,指挥着士兵奋勇作战。这种勇气和坚韧,让人们对他的英勇无比敬佩。

然而,宋襄公的伤势却在战斗中发作,他最终不幸去世了。他的称霸之梦也至此遗憾终结。但是,他的高尚品格、谨慎冷静、勇气坚韧,却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宋襄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的品格和行为,让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敬仰不断加深。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经典,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成就。

4、总结。在中国历史上,仁义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从周朝的武王伐纣,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晋文公,再到宋襄公,这些历史人物都以仁义为核心价值观,带领他们的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然而,仁义并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智慧和谋略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武王伐纣时,他高举仁义大旗,赢得了民心,建立了大周王朝。他的仁义师出有名,而且他不是对纣王及其军队仁义,而是对天下百姓的仁义。他运用了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同时还有周公旦的一颗仁爱之心,仁义成就了周王朝,绵延800年的历史。

然而,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因为宋襄公错就错在将仁义的对象搞错了。他对敌人楚军的仁义,其实是对自己以及麾下士兵的不仁不义。想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而且让事业能得以传承,绵延不绝,只有仁义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有卓越的智慧和谋略。

不可否认,宋相公是真仁义之人,因为他身上的这份仁义,齐桓公才敢将太子托付于他,最终宋相公也不负齐桓公嘱托,兑现了这份承诺,后来他收留并善待流亡的晋文公重耳,同样也是仁义之举。晋文公重耳即位以后,感念宋相公曾经对自己的礼遇,对宋国很友善,一直帮助他不至于因为国小而受欺挨打。

然而,在泓水之战中,宋相公的仁义却让他失去了胜利的机会。他不愿趁人之危,失去了进攻的最佳时机,等到楚军渡完河,宋相公又认为楚军还没有排好阵势,现在进攻不合人意,坚持要跟楚国公平作战,最终错过了最佳战绩,等到两军对战时,以宋军的大败而告终。宋相公希望能够赢得一场贵族式的胜利,公平公正的战胜楚国,进而冲霸于诸侯,但是只讲求仁义缺乏强势的谋略智慧,面对狡诈且强大的对手会溃不成军。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仁义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但是它需要智慧和谋略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如果只讲求仁义而缺乏智慧和谋略,很难取得成功。只有在仁义的基础上,加上智慧和谋略的支持,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注重仁义,但是也要注重智慧和谋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吴王阖闾的霸权。吴国位于今天的JS省南部和ZJ省北部,是一个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国家。

吴国的统治者是吴王,他们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灵活的外交手段,控制了周边的小国和部落。

吴国的崛起始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的吴国君主是夫差。夫差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不仅扩大了吴国的领土,还试图征服周边的国家。

其中,最想征服的封国,便是越国。越国,位于ZJ省南部,是一个小国。夫差为了得到它,还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越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之久,期间吴国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和武器,最终夫差成功征服了越国。这场战争使吴国成为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吴国的强大,不仅来自于它的军事力量,还来自于它的文化和经济。

吴国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国家,由于通商港口、贸易路线众多,它很快就变成了一个经济发达的贸易中心。再加上,它的文化也非常发达,仿佛其文学、音乐和艺术,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吴国的霸权地位,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的吴王阖闾,非常有才,他通过改革和创新,竟使吴国更加强大。论政府,是办事效率极高,论军队,是战斗力极强,论工、农、商,是经济实力惊人。不过,就算如此,它还是改变不了霸权地位被越国取代的命运。

公元前473年,越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吴越之战”。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期间吴国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和武器,但最终还是被越国打败了。

吴国的灭亡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它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

吴国的文化和经济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艺术、文学和音乐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吴国的崛起和灭亡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训,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来自于军事力量,还来自于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外臣辅助:在公元前522年,伍子胥逃到吴国以后,本就没带多少金钱的他,自然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一个卖艺为生的乞丐。至于,报仇,自然就变成了更加艰难的事情。幸亏此时,公子吴光收留了他。

六年后,楚平王芈弃疾去世,孟赢的儿子芈轸当上了楚王,叫做楚昭王。如此一来,在一般人的眼里,伍子胥的复仇机会,自然是一下子就消失了。

不过,伍子胥,又哪是一般人。他为了报仇,竟然再暗示公子光造反,再辅助公子光发动政变,刺杀了吴王僚,拥立公子光成了吴国大王,叫做吴王阖闾。而有拥立之功的伍子胥,自然是一下子就在吴王阖闾的封赏下,变成了吴国宰相。

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在吴王阖闾的支持下,突然对楚国发起了进攻。吴王阖闾自任总司令,伍子胥担任参谋总长。三路大军,节节胜利,没过多久,就打到了郢都,逼得楚昭王芈轸跑得比兔子还快。

楚昭王芈轸跑了以后,伍子胥把前任楚王芈弃疾的尸体,从坟墓里一挖出来,就在其尸体上,恶狠狠地打了300鞭,直到尸体被打得粉碎,才停止。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鞭尸事件。幸亏,此时的吴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吞并楚国的地步,要不然,历史一定会改写。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14年,楚国大臣申包胥带领500辆秦国战车向郢都一来,吴王阖闾就无可奈何地带着抢到的金银财宝逃回母国——吴国去了。

据说,这段历史中,楚臣申包胥真是一个爱国志士。他为了让秦国出兵救楚,竟站在秦宫门前哭了七天七夜而不进一滴饮食,直到秦国君臣,全都被他感动后,秦王才调兵遣将,出兵救楚。

楚国得罪了伍子胥,楚国失去了霸权;而吴国收留了伍子胥呢?吴国则成了春秋一霸,确定了它的霸权。遇到这样的家伙,真不知道:是祸,还是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