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二)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傻小子文集!
七、秦国历史549年。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七雄之一,在公元前770年成立。该国的先祖嬴非(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于秦地,成为周朝的附庸。自公元前778年开始,秦邑历经秦侯、秦公伯、秦仲和秦庄公四位君主治理,直到公元前770年传至秦襄公手中。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攻破镐京,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之后,诸侯们拥立周幽王之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祸难,周平王迁都洛邑。秦襄公为了保护平王前往东迁,使用自己的兵力,最终帮助平王成功抵达洛邑。平王感念秦襄公的勤王护驾之功,便册封秦襄公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国,使其正式成为一国。秦襄公因此享受到了诸侯国该有的地位,并与山东各国互通使节。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去世,在位4年,由其子秦文公继位。秦文公在位期间,积极推行多项政策,包括营建城邑、设立史官,对外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将秦国势力扩展到岐山以西。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在位50年,因为太子嬴静在秦文公逝世前2年就已经去世,所以由嬴静之子嬴立继承皇位,即秦宪公。秦宪公继位后,追封父亲嬴静为秦靖公,并居住于西新邑(今GS省LN市礼县永兴镇),后搬迁到平阳(今Sx省bJ市陈仓区)。
公元前713年,秦宪公派兵夺取亳戎的荡社(今Sx省三原县西南)。
公元前708年,秦宪公派兵攻打芮国,俘虏芮君芮伯万。
公元前704年,秦宪公派兵灭掉了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在位12年。
秦宪公是秦国的一位君主,在位期间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嬴说和幼子嬴曼。秦宪公一直打算立长子为太子,但是他去世后,大庶长弗忌、威垒和三父私自废黜了嬴说,改立幼子嬴曼为君,即秦出子。不过,秦出子继位时年仅四岁,所以朝政大权被弗忌、威垒和三父所掌控。
公元前698年,秦出子被弗忌和贼人联手杀害,嬴说被复立为君,即秦武公。他上位后,想夺回朝政大权,于是就诛杀了当时的权臣弗忌等人。随后,他开始对外征伐,在位期间,秦国征服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最终使秦国势力延伸到了关中渭水流域。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在位20年。秦武公虽然开创了秦国大一统,但他却实行了活人殉葬制度,致使很多人陪葬而死。秦武公去世后,其弟嬴嘉继位,即秦德公。在他的统治下,秦国迁都到雍城,进一步巩固了秦国势力。
公元前676年,秦德公去世,年仅2年,其子嬴恬继位,即秦宣公。秦宣公在位初期,实行韬光养晦政策,秦国的实力不断增强。但此时,晋国也在加速发展,不断侵扰秦国,秦宣公不得不在公元前672年向晋国宣战。
常年与西戎交战的秦国已经形成了一支虎狼之师,即使秦国实力不如晋国,但仍凭借其强大的军力,在河阳打败了晋军。自此,秦国与晋国的战争变得司空见惯。
公元前664年,秦宣公去世,在位12年,其弟嬴载继位,即秦成公。他在位时,梁、芮两国国君前来秦朝见秦成公。
公元前660年,秦成公去世,其弟嬴任继位,即秦穆公。他上位后,任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官员,如百里奚、蹇叔等,积极励精图治,打败了晋国,俘获了晋惠公,屠灭了梁、芮、滑等国。
公元前637年,秦穆公协助晋怀公回国并接任晋国君位。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帮助晋文公回国继位,促成了秦晋之好。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出兵中原,但经历了“崤之战”和“彭衙之战”的惨败后,他深知东出之路被晋国彻底遏制,于是改变了原有的思路,开始向西拓展。在由余的策划下,秦穆公开始讨伐戎王,扫灭了西戎十二国,拓展了秦国的领土,称霸了西戎。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在位39年,接位的是他的儿子嬴罃,即秦康公。秦康公在位期间多次与晋国征战,但输多胜少,秦国逐渐开始衰落。
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在位12年,他的儿子嬴稻继承了他的王位,即秦共公。秦共公在位期间,晋国入侵了秦国的盟国崇国,为了报复,秦共公派兵包围了晋国的焦城。晋成公为了救援焦城撤回了侵略崇国的晋军。
公元前605年,秦共公去世,在位4年,其子嬴荣继承了王位,即秦桓公。
公元前581年,秦桓公与晋厉公沿黄河结盟,但随后,秦国背反了盟约并与翟族合谋进攻晋国。
公元前579年,晋国与秦国绝交,并与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国组成联军讨伐秦国。最终联军追至泾阳,秦国仍未得胜。联军只得返回各自的国家。
公元前577年,秦桓公去世,在位28年,由其子嬴石继位,即秦景公。
公元前562年,晋国进攻郑国,秦景公派兵增援,在栎邑大败晋军。
公元前559年,晋悼公数次会合诸侯,率领诸侯联军捣击秦国,击败秦军,联军一路追击到棫林,并于后来撤兵回去。
公元前550年,秦景公出使晋国,与晋平公结盟,结束了秦、晋两国对峙了八十多年的局面,重新恢复了两国关系,从而使秦国国力得到很大的恢复。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在位40年,其子嬴籍继承了他的王位,即秦哀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