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傻小子文集 > 第2章 社会生活(一)

第2章 社会生活(一) (第2/2页)

麦是主要供北方人使用的食物。在河南关林皂角树遗址中的考古学证据表明,小麦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在商朝时期,甲骨文中就已经记载“月一正,曰食麦”证实了当时小麦的种植。在《左传.成公十八年》中也有“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的记载,说明当时种植麦已经非常普遍了。然而在当时,麦仍然是贵族阶层的食物。

除此之外,还包括苽、秫、稻、麻等作物。在先秦时期,这些作物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条件,但是与现代人们所拥有的丰富美食相比,还是十分原始且单一的。

在先秦时期,人们的主要主食包括粟、麦、黍、稷、稻、麻和豆。粟,亦称黍,或稷,就是小米。秫(音同熟),俗称高粱,它是指一种较为黏稠的谷物,多用于酿酒。稷是指一种谷物,又称为粟稷,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则是指水稻,主要产于南方地区,是当时比较珍贵的食物之一。麻,也叫麻子,比绿豆略微小点,含油,可以作为饭食用,就象炒黄豆一样的吃法,也可以用来榨油。豆在战国以前被称为菽,是一种穷苦人家的食物,多用来做豆饭和藿羹。此外,黍也可以作为主食,唐代以前,黍米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而唐以后,黍米多用来救荒。在古文献中,苽也被称为蒋或菰,现在我们称之为茭白,是一种粮、菜兼用的作物。苽米做的饭曾是当时的美食之一。总的来说,先秦时期人们的主食以谷物为主,其中以粟、麦、黍、稷、稻为主要食材,麻和豆则是次要的食材。

(六)副食。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副食主要是以肉、水产品、蔬菜和野菜为主。当时,由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们主要是利用自然环境中获取到的野菜作为食物的补充,尤其是那些贫苦人家更为依赖野菜下饭来增加饱腹感。而在那个时代,富贵人家则会种植一些蔬菜作为配菜。当时肉也被称为“膳”,“寡人要用膳”在现在看来就是“我要吃肉啦!”。肉分为六畜、六兽和六禽,如《周礼-天官-庖人》中所记载的。

一、六畜。所谓六畜就是,马、牛、羊、豕(即猪)、犬和鸡。当时最珍贵的肉食是牛、羊、豕,被称作三牲或大牢,羊和豕被称为少牢。在祭祀或宴请宾客等正式场合,都会以大牢作为最高规格的食物。

祭祀时,三牲各有一个尊称,牛被称为“一元大武”,羊被称为“柔毛”,豕被称为“刚鬣”,而小猪则被称为“豚”或“腯肥”。在当时,狗也是重要的肉食之一,不仅是贵族们平时的食物,也是祭祀的重要食物。因为食狗的人数量较多,所以相对而言剥狗皮、屠狗等职业也大量出现,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着名的历史名人,如刺客聂政和秦末刘邦手下的大将樊哙。

在先秦时期,人们主要食用的水产品主要包括鱼类和龟鳖类。鱼类指的主要是淡水鱼类,尽管也有些沿海地区的海鱼,但是它们并不是主要,因为当时海边并不是普通人们经常会去的场所。鱼类作为当时普通老百姓的主要食品和祭祀之物,相对于其他肉类来说是更容易获取的。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描绘先秦时期餐桌上有鱼肉也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二、六兽。在野兽方面,古代把能够捕猎的野兽称为“六兽”,分为麋(即麋鹿,也就是四不象)、鹿、熊、麕(音同军,即獐子)、野豕(也就是野猪)、兔。当时最珍贵的野兽肉食是熊掌,这是当时贵族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古代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典故,说明那个时候熊掌确实非常珍贵。在六兽中,野猪是主要的野兽之一,贫苦人家在无法购买肉类时,往往会以野猪肉作为烹调的主要食材。

三、六禽。鸟类中最重要的是雁,也就是鹅。古时候鹅是非常重要的禽类,士大夫阶层出席宴会时,应该送上鹅作为见面礼。鹅肉也是款待宾客的重要食物之一,在餐桌上备受宠爱。此外,鸡、鷃(音同“燕”,为三趾鹑科动物黄脚三趾鹑的肉)、鹑、雉、鸠、鸽等禽类也是当时人们的常见副食品。天上飞的,这六种鸟类,雁、鹑、鷃、雉、鸠、鸽,也就是所谓的六禽。

四、龟鳖。在那个时代,龟鳖类的肉和骨头被认为有益于健康,所以往往被用来作为补品,而龟鳖汤则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滋补功效。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当用作祭品时,不但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神灵的敬意。

鱼类为先秦时期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鱼是淡水的和海水的,古代也并不缺乏人工饲养的鱼类。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鱼被赋予了地位和象征意义。考虑到孟子的例子,鱼甚至被认为是更高贵的食物之一。同时,门客的待遇和地位也可以由他们所食用的食物决定,在门客冯爰刚入门的时候,被留守在“食无鱼”的境地,可以看出鱼在当时文化中也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之一。

龟鳖类的食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当时的人们认为龟鳖肉和骨头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在古代社会中,龟鳖肉的价值相当昂贵,尤其是用作祭品时,可以为祭司提供美食享受,也表达人们对于神灵的敬意。

五、蔬菜。蔬菜在先秦时期又称为“蔌”,主要包括深蒲、韭菜、芹菜、蔓菁、莲藕、水葵、秋葵、竹笋、生姜、葱、山蒜、白菜等。采集野菜是当时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早期的人们通过对于植物食用性的认识,开始进行野菜的利用。

六、水果。水果在先秦时期同样是重要的副食之一。在《诗经》中有记载,如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山楂、梨、菱、椇(音同举,也称为拐枣)等水果,这些水果在当时的饮食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桃类水果,孔子和鲁哀公在一次会面中谈到先饭黍而后桃食,可见当时水果也有对应的食用方法。

(七)美酒。中国的酒文化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然而,最早酿酒人是谁并没有被确切地记录下来。据史籍记载,在《世本·作》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因此,古人普遍认为仪狄是中国酿酒术的创始人。但这个说法是否真实,目前还无法确定。

在商代时期,酿酒技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粮食种植的大量生产,人们对于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商纣王和周公旦等人对酒也有着极高的偏爱。这时,各种青铜酒器也开始大量被制作和应用。

在当时的饮酒流程中,酿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周公·天官·酒正》的记载,酿酒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沉齐,即所谓的“五齐”。

具体来说,泛齐是指谷物发酵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谷物浮出水面;醴齐则是指酒精产生的阶段,人们可以闻到酒精的味道;盎齐则是指气泡逐渐增多,酒色开始变化;缇齐则是指酒液开始呈现红色,气泡开始沉降;最后是沉齐,即酒糟下沉,酿造基本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五个阶段是酿酒的基础,实际的酿酒过程还需要其他的步骤和技巧。对于古人来说,饮酒是一件非常庄重且重视文化的事情,因此,酿酒的过程也需要非常严谨和细致。

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人们社交、宴请和礼仪的重要方式。为此,人们开始倡导有节制地饮酒,酒文化也逐渐从祭祀和娱乐的角度转向礼仪和文化层面。

在中国的先秦时期,辩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们需要对酿造好的酒进行不同的处理以分辨酒的品种,方法有三种:事酒、昔酒、清酒。事酒是指还没有分离出糟粕的酒,也可以理解为原浆;昔酒是指酿造好后继续封存的酒,也叫陈酒;清酒是指将渣滓过滤之后的酒。

另外,根据原料的不同,酒也分为三种,分别是黄酒、甜酒和白酒。黄酒是用黍蒸成饭后酿成的酒,也是日常人们经常饮用的酒;甜酒是用稻蒸成饭经过一宿之后酿成的酒,也叫“醴”,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酒,一般在隆重场合使用,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杂质,很少直接饮用;白酒是用秬蒸成饭酿成的酒,也叫鬯,是一种加了香料的白酒。由于在古代,鬯是一种佳酿,常被王室用来赏赐给有功的臣下。

古代的酒酿造时间较短,含有较多的杂质,一般酒精含量也比较低,只有30%!(NoVERb)左右。因此,在小说中出现英雄好汉一口气喝下数碗酒而不醉的情景是有可能的,尽管人们当时确实具备很高的酒量,但和现代的应酬专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古代酒不能久放,因为其中含有较多杂质,放置时间过长就会变酸。因此,在那个时代,一旦酒酿好了,要么就尘封保存,要么就要赶快卖出去,否则酒就会变质。

最后,大家可能会想问,酿酒需要使用大量的粮食,这样是否会浪费粮食呢?实际上,古人们饮用的酒不过滤,酒糟和酒一起食用,所以并不算浪费粮食。在当时,人们认为饮酒可以促进消化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因此,饮酒也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八)建筑。包括先秦时代在内,整个中国古代,建筑材料都是以木、土、石为主,只有王公贵族的住宅,才会使用一些金属材料如铜等进行装饰。当然,对于大家最熟悉的宫殿来说,主要的建筑特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高大的夯土台基。这是指宫殿下面的台座,通常会先垒起一个高台,再在高台上建造宫殿;坐北朝南的朝向;带有庭院和廊庑;以铜或石为柱础(即柱子下面的基座)的木制立柱。此外,古代建筑还大量使用瓦片进行屋顶的搭建。中国古代建筑最着名的特点就是屋顶,所谓“秦砖汉瓦”并不是说到了汉代才有瓦,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瓦,然而,大量使用瓦片则是在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国家有自己独特的瓦当形制和样式。韩国的瓦当多为素面,魏国的瓦当多卷云纹,齐国则流行树林纹和双兽卷云纹等。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建筑屋顶正式形成,并延续了数千年。

除了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等,不同的建筑也有其不同的屋顶形式。例如,故宫太和殿就是庑殿顶,即四个屋面倾斜,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

上面介绍的主要是王公贵族的宫殿建筑,而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则差异很大。如前面的文章中所述,普通老百姓的住宅通常都是用土堆砌的建筑,屋顶则多用草叶覆盖。由于普通住宅的建筑材料简单,房间空间很低,所以进了门就只能坐着。

对于住宅的内部格局,通常会区分为进深和进院两个区域。进深区域通常指的是住宅入口中的靠后一部分,也就是主要居住区域,因为深入住宅,所以叫做进深。而进院则指住宅的前半部分,由大门、过道、庭院等组成,是供人们活动的场所。

通过这种分区,住宅内部的功能得到了合理的划分和利用。

在一座宫殿的外部,最先出现的是影壁或屏幕墙。只有天子才被允许建造外屏,而普通的诸侯,则只能在门后建造屏幕墙,即内屏。门的两侧有塾,即门房,是看门人待的地方。古时的门分为三部分,如果是公事而来通常会走左门(西门),如果是私事,则会走右门(东门),中门则留给尊贵之人。

进了门后是内屏,也被称为“萧墙”。萧墙之内就是宫殿内部了,有句成语说得好:“祸起萧墙”,就是指宫殿内部出了事儿。

转过内屏就来到了庭院,通常称为“庭”,它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后来也就称为了“朝廷”。庭比较大,《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夫就是百亩,周天子的庭院就占据了一百亩这么大。

穿过庭院进入内部,首先进入的是堂。堂的东西有两面墙,称为序。靠近庭院的那一侧有两根柱子,称为东楹和西楹。堂前有两个台阶,称为东阶和西阶。不同等级的人所站的级数是不相同的。天子站九级、诸侯站七级、大夫站五级、士站三级,而百姓无需阶梯,可以直接进门。因为古人习惯以左为尊,所以宾客都是走西阶。堂与序交接的边称为廉,廉必须直,所以后来就有了“廉正、廉洁”的说法。

堂后面是室。室一般有三间,想要进入室内,必须要历经阶梯过堂。孔子曾经用“升堂矣,未入室也”来比喻子路学问不到家。因此,后来就有了“登堂入室”这句成语,来比喻学术造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室内有四个角,称为隅。西南隅称为奥,西北隅称为屋漏,东北隅称为宦,东南隅则称为窔。四个角中以奥为最暗,故为尊,即西南角是最尊贵的位置。

庭院和后室之间还有一个小门,称为闺,相当于后世的“二门”。人们把久居家中足不出户的人称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闺门之内是主人一家起居之处,外人不得随意入内。后来人们就称内宅为闺,闺阁则专指女子住处,所以女孩子也被称为闺女。

(九)习俗。一、室内的家具。先秦时期,室内家具简单,比较常见的只有几和床两种。几是长方形的,比较矮并且狭长,主要用途是供人坐着时依靠着休息。在古时,人们通常是在地上铺上席子坐着,而几则起到了扶手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几逐渐消失了,现代的茶几则可以视为它的传承。

床在当时又分贵族和普通民众两种。贵族床比较矮,也是供人坐的,而普通民众的床则比较高,可以睡觉。普通民居的建筑地面比较潮湿,睡在床上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战国时期,河南出土了一具长2米3,宽1米39,腿高19厘米的床,周围有栏杆,还有缺口供上下使用。到了秦汉时期,床仍然是主要供人坐着使用的家具。

在夜间,古人面临室内外照明问题。主要解决方法是使用“庭燎”、“门燎”和烛火。庭燎是指放置在庭院里的大火把,大户人家的庭院里通常有数百根苇子缠住的庭燎,上面涂上蜜蜡,像现在的蜡烛,燃烧起来非常有震撼力。室内主要使用烛,但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蜡烛,而是需要有人举持的小火把。尤其是老百姓,一整天劳作之后通常到天黑就睡了。

针对睡觉的问题,古人和现在一样,需要放床上褥子,并铺上被子、枕头等等。褥子被称为衽,而被子则被称作衾。《论语-乡党》中有“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的记载,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被子。衾有复衾和裯之分,复衾里面有绵之类的绵被,而裯则是单被,没有里。

二、室内的礼仪。入室之礼:在古代的室内礼节中,最重要的是进门礼节。进门前要先大声喊一声“我来了”,然后再进门。如果看到堂前有两只鞋,这意味着有客人在庭院内,如果主人没有邀请自己进去,是不能随意进门的。进门后,要将视线看向地面,用这种方式表达尊重。不能踩别人的鞋子,也不可以踏入其他人正在坐着的几。

庭中之礼:在庭院中,主人会邀请客人到堂上坐,但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这是古代庭中的礼仪。有一个着名的典故就是《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中的毛遂之自荐。当时,毛遂作为平原君的跟随人员到了楚国,而其他跟随人员只能在庭院中等待,只有毛遂跑进了堂内做了非常失礼之事,被楚王呵斥。不过毛遂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他的目的和考虑的。

坐席之礼:古代人的坐姿和现在不太一样,一般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放在脚跟上。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那就叫做“长跪”,也叫“跽”,代表着准备起立和对别人表示尊敬。跪时如果两膝着地,身体挺直但臀部不碰脚跟,则叫做“跪坐”;行礼时必须先跪,这被称为“跪拜”。最大的礼节则是“稽首”,符合顺序的礼仪是先跪、再拱手腾地、放在膝盖前的手微低头至地面。后期的稽首则则是需要双手分开按地。

跪坐久了会导致腿部麻痹或抽筋。因此,在非正式场合下,人们采用比较省力的坐法——“居”,也叫“蹲踞”。具体是两脚脚板着地,两膝盖微抬,臀部向下但不着地,实际上就是蹲着。如果两人相互交谈而膝盖相互碰撞,表示双方关系亲密,也被称为“促坐”或“促膝”,成语“促膝而谈”就来源于此。相反地,以两腿平伸或略微弯曲的姿势坐着,就像我们现在坐在地上腿伸开的样子,叫做“箕踞”,是一种毫无礼貌和不尊重他人的坐姿。孟子的妻子因为箕踞而要被丈夫休掉,可见古代对于这种坐姿的厌恶。

延客之礼:当主人和客人一起进入寝室时,进门的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主人要邀请客人先进,到达房间门口时,主人先说“请进”,然后出门迎接客人。主人从门口的右侧进入房间,客人则从左侧进入房间(左侧地位更为尊贵)。在进门时,主人从东侧的台阶上进入,客人则从西侧进入,主人和客人相互请让登阶,主人先走,客人跟随。

在上东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右脚,然后迈左脚;在上西侧台阶时,主人要先踏左脚,然后迈右脚。这一礼仪流程非常繁琐,也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客人的意见和尊重。客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细节上的注意,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懂礼法的人。

(十)居家。在居家生活中,与穿与住相关的部分也与我们的仪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其中外表打扮最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因此我们需要从沐浴开始,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

古人们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打扮,因为外表一般都与干净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每天的沐浴,保持身体的清洁。在沐浴时,我们可以先用温水将身体浸泡一段时间,让皮肤充分吸收水分。然后,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沐浴露或香皂,轻轻按摩全身,清洗干净污垢和汗液。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身体,涂上适当的身体乳液或保湿霜,让皮肤保持水润。

除了日常的沐浴,我们还需要注意头发的清洁。每天使用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清洗头发和头皮,保持头发的清洁和健康。在洗发时,可以先用温水将头发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洗发水涂抹在头发上,轻轻按摩头皮,清洗干净污垢和油脂。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头发,使用护发素或发膜,让头发更加柔顺和亮泽。

总之,保持身体和头发的清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只有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自信。

一、洗澡。在古代,沐浴分为两个步骤:“沐”指洗头,“浴”指洗身体。在重要的仪式或活动前,如祭祀、出征等,人们也要进行一次全身的沐浴更衣。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重视沐浴,一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进行洗漱、梳头、整理仪容,甚至一天要多次洗手以保持清洁卫生。

在古代,《礼记-内则》中记载了洗澡的规范,“三日具沐,五日则燂汤请浴”,大概是指每三天洗一次澡,每五天洗一次头。由于当时还没有现代的肥皂和洗发水等日用品,于是人们用米汁进行洗发和洗脸,米汁制作简单,效果还不错。据《礼记》中的记载,洗头可以用大黄米汤,能使头发柔顺光滑,洗脸则用小米汤(即梁汁)能更有效地清洁面部。

洗完头发之后要用手把水挤干,然后披着头发自然干,最后再在头发上涂上油膏,让头发更加亮泽,容易梳理,也更美观。

洗完澡之后,人们还要进行“弹冠振衣”的动作,目的是让帽子和衣服上的尘土能够自然脱落,以保持清洁整洁。

关于洗澡的场所,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的考古学成果了解到,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浴室的设施。例如,在徐州博物馆就有一个西汉时期的洗澡设施,其使用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木桶式浴缸,人们可以在其中泡浴以获得舒适的感觉。

二、洗衣服。在古代,洗衣服的主要原料是草木灰。白色的草木灰里含有一定量的碱,能够杀灭细菌并使衣物更容易清洁。在那个时代里,由于没有现代化的清洗工具和设备,草木灰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洗衣材料。

洗衣服的洗涤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人们会先将草木灰倒入水中并搅拌,等待足够的时间使水变得碱性。然后将待洗衣物浸泡于碱性水中,轻轻搓揉几下再过几分钟后清洗干净,脱水晾干即可。这种方法虽然比不上现代洗衣机的方便和速度,但却有其独特的环保优势和传统美感,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草木灰作为古代的洗衣主要材料之一,其科学价值也在近现代得到了验证。在20世纪的偏远地区,一些人们仍在使用草木灰来洗涤衣物,这也说明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总之,古代人们注重洗涤和清洁卫生的文化在洗衣方面也有所体现,草木灰作为传统的洗衣原料,虽然在现代已经被更加方便的方式取代,但其环保、自然和传统美感却仍然令人钦佩和怀念。

三、化妆。在先秦时期,女性同胞们注重自己的仪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脂粉(敷面)和黛青(用于描眉)来打扮。脂粉可以使皮肤光滑嫩白,黛青则能让眉毛看起来更加浓密有神。此外,古代女性也喜欢戴一些发饰来装饰自己的头发。在早期,女性头发还比较短,后来开始流行长发,甚至出现了戴假发的现象。剪指甲、穿耳洞也是古代女性美容的方式之一。

另外,男性在先秦时期也有注重自己外表的习惯。长胡子是古代男性的一种时尚,戴上胡子会显得更加阳刚和有气质。然而,女性对男性外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也会喜欢男性留短胡子或干脆不留胡子。而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男子模拟女性装束来打扮自己的情况,并且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个现象说明古代男女在审美观念上也存在一些区别和变化,与现代时尚文化的各种趋势和流行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总之,古代男女在仪表方面的习俗和特点涉及到了许多方面,像是化妆、饰品、发型和服装等等。这些习俗既反映了古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演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