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离去 (第2/2页)
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僧人等常由此到中国内地,唐朝的使臣也常从此前往高丽等地。
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并与金国之间开通了多条陆路通道,以前来往于高丽诸港口与板桥镇口岸间的高丽海商,多经过陆路通道进行互市贸易,走海路来板桥镇口岸进行海上贸易的商船数量骤减,板桥港昔日繁盛的港口贸易开始逐渐萧条。
然而,一些民间的商贩行船贸易是无法绝对禁止的,各地一些胆大的商贩仍冒险在板桥港进行贸易。
“海、密州米麦踊贵,通泰、苏、秀有渔民船户,贪其厚利,兴贩前去密州板桥、草桥等处货卖”(《宋会要辑稿》)。
板桥镇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行使着它的港口作用。
这些少量的民间贸易交往受到了原本无暇顾及港口发展的金朝的欢迎。
公元1142年(金熙宗皇统二年),金王朝在胶西即原来的板桥镇设立榷场,负责宋金双方海上贸易,与南宋互通有无,双方成交后,南货由马驮陆路北运,北货则装船南运,胶西榷场成为宋金通过海道实现交流的唯一互市市场。
此后数十年,因宋金有时对峙,榷场兴废无常,板桥镇也一度成为金兵的军港码头,但与高丽、日本的贸易往来仍未中断。
古代板桥镇东南濒临唐家湾海口,云溪洞环绕其南,东入唐家湾,“每海水潮汐,如阵马摩叠而来,稍逆云水而西不达,即回而东逝矣”。从板桥镇出发,“控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三日可抵明州定海”,可见其早已是南北往来的天然良港。
一些南宋商人绕过防备严密的宋金边界,从海上走私货物到金朝的山东。
那些边境的官员和大臣、随员们则利用职权,与宋朝商人私相贸易,牟取灰色收入。
邢承恩准备去那里探一下路,看看金国现在的行情,顺便买入大量的药材、肉食和皮货。
丝绸和瓷器在金国卖不动,粮食和兵器是走私的明星产品,邢承恩不知道糖和香水在这里受欢迎吗?
以邢承恩后世对东北人的了解,高度白酒应该是明星产品,所以也准备了一些高度蒸馏酒,总不至于带些酸菜和粉条吧。
从日本到胶州需要半个月,古时候日本造船不发达,要沿着高丽海岸线北行,再南下所以时间就长了。
这边直接航向密州,速度快也要七天时间。
邢承恩再次进入无聊的看海时间,日本商路已经打通,金国这边需要找个合适的人,未来移民买人可是需要这么一个人。
章宗年间8年有水灾,13年有旱灾,3年有蝗灾,6年有饥馑,频率各为0.42、0.68、0.16及0.32。
水灾集中在明昌初,但明昌二、三年的水灾是发生在河北漳河一带,四、五年的则集中在河南地区的黄河流域。
现在金国山东河北一代流民不少,自己是有机会插手进去的。
可就算解决流民问题,自己还有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大船。
台湾海峡似乎只有100多公里,在古代想要渡过却是千难万难。
这里存在季风和复杂的水情,清朝渡台悲歌中,形容移民台湾是六死三留一回头。
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海峡经常有大风大浪,南宋那种平底船根本就过不去,很容易船毁人亡。
而船只明明就在海岸附近并不在海洋中,受到的风暴影响尚且如此。
比较靠谱的方法,是首先航行到澎湖,再从澎湖到达琉求。
这两段航程都很困难,风大浪急,船只必须迅速通过,不然很容易被风浪卷走,迷失方向。
二是台湾海峡存在黑潮。
黑潮是太平洋的一种强海流,它出现的时候,水色看起来是深蓝色或者黑色。
黑潮是非常恐怖的,水量超过长江1000倍,它的支流会不断进入海峡,流动速度很快。
船只遭遇黑潮就万分危险,经常会出现明明海上没有风,却突然涌起大浪。
较小的船只或者抗风浪差的船只,很容易被打翻卷入海底
这个时代,想要将10万流民用平底船运到琉求,等于是自我毁灭,十死无生。
大船才能做到移民要求,光凭自己现有的几艘船才能运来多少人?自己需要更多的船。
买船需要时间,造船也需要时间和船匠,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雇人运输就是找死,真当金国和南宋的情报机关不存在?
帮你运几次移民就把老底摸得清清楚楚的了,金国不一定过来,南宋是一定会雄起灭了你的。
除非自己拥有强大的海上势力的时候南宋才变怂承认你,而且还得是自己称臣纳贡。
当然要是邢承恩实力强的把南宋打的抱头痛哭,人家管你叫老大也没问题,老传统了嘛!
保住自身赵家小朝廷就好了,外边风云变幻与我何干?都是蛮夷,早晚有收拾你们的时候。
嗯,这想法很皇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