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诗词歌赋的魅力 (第2/2页)
小刘有点惊讶,就笑道:“你可以举例说明吗?”
小周笑道:“可以呀!就说我们最熟悉的崔颢的《黄鹤楼》吧: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被推荐为唐诗七律之第一,也是不无道理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古诗词、辞、赋、骚都是那么好,那么有音律、韵味、意境的。这首诗字面的意思,就是坐在黄鹤楼与友人游玩的崔颢触景生情,就直抒胸意的即席之作。他结合了黄鹤楼的昔日传说,字面描写仙人已乘黄鹤升天离去,这里就剩下这个黄鹤楼了,黄鹤一去再没有回来过,白云上千年白白在那空中飘悠不舍离去。”
“晴朗的汉川大地,看到阵阵的汉阳地方的大树,而树还没看完,又看到远远的荒草许多的长江中的叫鹦鹉洲的小岛,又映入了眼帘。”
“这些远忆追忆,凄凉的传说,仙人黄鹤映入脑海,再到现实眼前的晴朗天空下的大地、大树、荒草茂盛的小沙洲,又迎面扑来,做了、看了这么多眼,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美景永远是看不足,祖国大好河山美是永远是无限的,而自己生命是多么渺小有限,思前想后,太阳就要下山了,我的家乡是在哪个方向呢?”
“家乡不也有如此美景吗?父母在不远游,家乡的人和物都还好吗?在这浩瀚的望不到大江尽头的烟波之上,使人格外忧愁思愁。”
“这首诗字面解释就是字面意思就oK了,这是第一重意思。第二重的意思是借古喻今,以仙人传说比喻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起到珍惜眼前人之味。第三重意思:借眼前的楼高极望之远景、近景,又有《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味,另又暗含了让更多来此游玩,这成了黄鹤楼千古的旅游广告词之一了。”
“最好的广告文案,只要你一登上黄鹤楼最高层,你可以见到如此光景,让你心旷神怡,美景阵阵,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的。第四重意思就是借完古、今、眼前之人、物、事、景、之后,诗人再将境头一拉拉到内心,反照自己的内心,自己在外游玩,景色迷人,那么自己的家乡呢?自己的根呢?”
“这又使诗人自忆、自恋、自思、自愁呀!这是四重意境讲解。但从音韵上,诗人用了楼、悠、洲、愁的‘ou’韵,因此古人的诗词,大大多数都是可以用歌用曲来唱出来的,音律方面,这首还不是最好的,但意境方面则是非常优美大气幽远的,还有就是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对偶的对仗工整,手法浑然天成,令人拍案。这亦是这首诗被推为唐律诗第一的原因。”
小刘听完,眼睛瞪的大大的,一眨一眨,惊奇的道:“这是你自己的心得吗?”
小周道:“是呀!大多数是吧!有的也有别的人研究亦讲过相似的意思。我纯属兴趣爱好使然而已。”
小刘笑道:“只怕当年的崔颢同学没有你想的这么多吧?就好似我当年读书,语文老师最喜欢总结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
“后来,随着自己的长大,及也会写一些小豆腐块之后,发现自己写文章时,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中心思想的事,只是写好之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都会有一些是共同的总结,就说那就是中心思想了。”
“我一看文章,再看他们总结的中心思想还真有几分道理。但再一回想自己写文章的初衷和过程,还真没有想中心思想的事。也就是说,未必个个作者老是想好中心思想才去创作的,可能是作品出来了之后,读者将作品解读了所谓的中心思想的。”
“比如作者写美女穿了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这本身是随手之作,但读者就会解读:这个是红衣女郎,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大方拔辣,或外表文静,内心炽热等等。总之,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喜好,再赋予角色另外的意思,最终总结成大众的共识,就是所谓的中心思想了。”
小周笑道:“你说的都对,这亦正常,也可以这样说,主要作者将作品推向社会之后,这个作品就已经属于社会大众,而不仅仅属于作者本身了,你可以说一部普通作品相当一面镜子,可以自照,可以反照,不同的人可以在此作品中折射自己的内心。”
“再好一点的作品相当于双面镜,而且一镜可以看长,一镜可以看短,这样的作品又让大众有更多的含义。再好的作品就是三面镜,再好的就是四面镜,正、反、长、短,哈哈镜的都有了。”
“再好的精品就是三棱镜的万花筒了,让看到的人看到变幻的人生和故事,而世界名着,世界置顶的经典中的经典就好似最大最多面最璀璨的钻石,可以折射出世人的百变人生、千面人性,这才是经典中的经典。而一般而言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如大自然的几百万形成的钻石,是不会被轻易所超越的,这就是我想研究文学中的精华中的精华,就是诗、词、歌、赋、辞、骚,因为浓缩就是精华。而诗词就是文学史中的精华中的精华,因此就特别想学习研究它。”
小刘笑道:“那你怎么说外国的诗歌就没有中国诗歌的音律、韵味、意境呢?请举例说明。”
小周笑道:“好呀!就读我们国人最熟悉的《自由诗》吧: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做,
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