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宗藩条例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家父万历爷!
狗太监李凤走了狗屎运,戴罪立功,苟全性命,追随曹化淳清缴赃款去也。
文官暴跳如雷,对瀛王这种姑息养奸,任人唯亲的霸道行径表达出无以复加的愤慨。
瀛王殿下勉力安抚,表示你们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以告,但证据呢,原告呢,总不能仅凭你们红口白牙一张嘴,就给李凤定罪,皇帝的家奴只有皇帝能处置,去搜集证据吧,在我这里唧唧歪歪木有用。
临近黄昏,人去楼空。
几名官员却没有走,偷偷摸摸,战战兢兢前来瀛王面前请罪。
无他,李凤将他们给卖了,将他们如何暗中配合谋人田产房宅,分赃纳贿的细节交代的清清楚楚。坦白从宽还是抗拒从严?李凤的轨迹为他们指引了一条出路。
瀛王劈头盖脸一顿骂,令他们上缴赃款,改过自新,以观后效。
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手握罪证轻易便将这些狗才拿捏在手中。这样的人不是一个,而是数十,官位最高者至四品,当初福建那场风波,也没有牵扯到如此多的官员。
也许有另外一种可能,福建那场风波朱常瀛是发起人,但却并没有参与案件审理,许多罪行被官员刻意隐匿了。
不重要,这都不重要,朱常瀛暂时还没有兴致在官场肃贪,但若要在广东迅速构建势力,推行新法,那就必须保住这些人的狗命。
有了这些人,瀛洲的税吏大军才能在搜赃的同时,顺势接管整个广东税务,推行各项税费,无形中的阻力将极大减少。贪官就是咬人的狗,没有原则,而那些自诩清流的士大夫,才是变法的最大阻力。前者拿钱办事,后者既当又立。
这又是一场长期战争,朱常瀛把这份重任交给了曹化淳。
这边安排下去,另一项改革又摆在案头。
改革朝贡贸易体系!
说起这个来,那真是一把辛酸泪,如今的朝贡贸易非但没有为朝廷纾解税款,反而沦为各方势力非法牟利的工具。
为何会这样,就要从怀远驿设置的最初目的说起。
成祖爷开拓海外,修怀远驿以款待诸国贡使,互通有无,厚往而薄来。
但成祖爷又不傻,为什么这么做呢?那是有前提的,你得在政治、军事上从属于我,否则屁也休想拿到。从这个角度来看,怀远驿的修建本质上是海外扩张的一部分,而非甘当冤大头。
攻下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就是成祖爷野心的铁证。
可能是成祖爷走的急没有将后事交代清楚?也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子孙后代都是菜逼?总之大好的局面很快就走了下坡路。
好圣孙放弃交趾,撤出南海,这座怀远驿却仍旧被保留下来,然而却丧失了政治功能,沦为争面子的排面。
贡使来朝,以物易物,贡一反三。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导致各类南洋使者往来大明比特酿的钻女人被窝还要积极。渐渐的,朝廷撑不住了,要辣么多胡椒有啥用,穷人吃不起,富人用的也不多,给官员发工资既不能当饭吃又卖不出去。
举国官员骂骂咧咧,苦胡椒久矣。
张太岳就干过拿胡椒给官员发工资这等事,结果胡椒卖不出去,以至于有官员家里揭不开锅,被逼的上吊自杀。
谁能想到啊,南洋的一粒胡椒,竟然逼死了万里之外的京官!
没办法,面子里子终究要选一个,于是乎中枢发下通知,规定各国朝贡船只数量,能少则少,能别来最好别来。
但木有用,认爹这么多年,岂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我就要来!
明爹没有办法,又出通知,来可以,但对贡品数量做出规定,至于富余的,则准许贡品就地发卖。
疯了,疯了,要赚小钱钱,明爹的味道就是香!
明爹一看不对劲啊,合着你们不是来孝敬爹的,而是来争家产的,于是乎就有了抽分,也就是关税。除真正的贡品以外,都给我交税!
但抽分也挡不住朝贡的热情,明爹显然低估了大明物产在海外的实际价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朝廷的高官没有一个曾经出过国留过学,不知道海外物价。
在感叹海外怎么这么多穷逼的同时,也就没有其他动作了,漠然视之。
亲儿子广东表示很开森,鸿运当头,天降富贵,真应了那句话,站在风口,母猪也能飞上天!
这么大的蛋糕如何分配呢?谁有资格同贡使做生意?谁的船能出海?谁的船能进出珠江口还不上税?这个权力最初握在以海道为首的地方官府手里,而后为李凤,可不论哪个来管,都躲不过层层扒皮,中饱私囊,国库一分税银别想多拿的结局。这部分利益在地方就被吃干抹净了!
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朱常瀛早有谋划。
第一步,釜底抽薪,市舶司衙门大换血。
这一步并不困难,李凤手下的歪瓜裂枣该抓捕的抓捕,该遣散的遣散,瀛洲的海关人才真心不缺,干就是了。事实上,大批人员早已入驻,交接工作已经步入尾声。
第二步,重塑宗藩关系!
李凤这个狗东西,有奶便是娘,乱七八糟登记在案的藩国就有一百多个,核对之后,竟然有一大半是我大明走私贩冒充的,就还有定居海外商人,摇身一变自称使者的,白萝卜雕个章,你说是哪国就是哪国,横竖也没办法去查。
当然,李凤还没有胆大包天到利用这些冒牌货向朝廷索要恩赏的地步,对于有史以来的朝贡国,礼部也是有着记录的,想要乱来也难。
这种凭空捏造的朝贡关系实属为了进入大明市场所形成的钱权交易,说起来,这也可算关税,只不过都揣进了私人腰包。
这怎么能行,南洋有多少国,哪些国同大明有着合法朝贡关系,哪些国想要同大明开展朝贡关系,也没人清晰如朱常瀛了。
去伪存真,权衡利弊,最后只余13国。
高平莫国、交趾郑国、安南阮国、占婆、苏禄、渤泥、暹罗、大泥、柔佛、马打蓝、井里汶、万丹、戈瓦。
其实不知名小国还有更多,就比如特尔纳特同蒂多雷,但没有必要拉进来,实力孱弱,人口稀少,最多也就算依附于瀛州之下的附属势力,或许将来的某一日就消失了,又何苦折腾。
如何对待同朝贡国的关系,朝廷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但朱常瀛却不能不慎重对待。
移民南洋就是朱常瀛最大的国策,如何在纷乱的南洋谋取最优解,一直是瀛王大老爷最为操心的问题。
布局一直在做,但没有大明皇帝的圣旨未免名不正言不顺,而今却要好生梳理一番。
之前瀛州内部暗中将南洋诸国划分三等,盟友、保护国、贸易国,如今则完全摆在台面上,公之于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