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第2/2页)
黄绾借此机会上书争辩守仁的功绩,请赐给他铁券和岁禄,并叙录平定宁王叛乱功臣,世宗都答应。
十二月,守仁军至思恩,卢苏、王受早就听闻了守仁平定盗贼和叛乱的能力,所以心中十分害怕,直接投降了王守仁。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
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议,并命湖广佥事汪溱、广西副使翁素、佥事吴天挺及参将张经、都指挥谢佩监湖广土兵,袭剿断藤峡叛军。
此后仍然总督分永顺兵进剿牛肠等寨,保靖兵进剿六寺等寨,约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达地点。
当时,叛军听闻明军檄湖广土兵抵达,均逃匿深险之中;又听闻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进驻南宁,故以为王守仁以散遣诸兵布阵,于是防备弛缓。
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
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军覆没。
平乱后,王守仁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港舟中。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丧过江西境内,军民都穿着麻衣哭送守仁。
先前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
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了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王守仁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了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王守仁又平定了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王守仁有巨大军功而不得封,他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抱怨,反而急流勇退,可谓明智之举!
此三次平叛不但让王守仁名声大噪,也让大明内部环境稳定了下来。
在思想方面,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是在朱熹的着作中感悟出来的。
“龙场悟道”事件让他确信,“道”乃人人自足之物,故格物工夫只须扣紧在自家身心上进行。
王守仁认为格物的关键在于“诚意”。
“诚意”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
圣门工夫就是“立诚”工夫。
其理论前提自是“心即理”以及相关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一系列命题。
在王守仁看来,“知行本体”原为一体,知而不行,只是此本体被遮蔽,去此遮蔽即可“知行合一”。
此外,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
他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