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扬名欧罗巴 (第2/2页)
他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松本桑,我理解您的立场,但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这样吧,我会重新评估我的报价,同时,我也希望松本桑能够给我一些时间,让我与我的团队商量一下。”
“那是自然,或者说上原桑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当面交流一下,隔着电话总感觉有些奇怪。”
松本冠爽朗的笑声透过话筒传进上原俊司的耳朵中。
“唔,松本桑,那这样吧,等我这几天在柏林的演出结束后,我回一趟东京,到时候我过去拜访您,如何?”
“那我就扫榻以待了,上原桑,东京见。”
挂掉电话前,上原俊司跟富泽正太郎说了一声等他回去,但其实上原俊司决心已定,股份他一定要拿下,只不过看付出的代价的多少而已。
“威廉,音乐会马上要开始了,工作人员刚才过来敲门了。”
托马斯打断了上原俊司的沉思。
“好,我知道了,马上就去。”
上原俊司喝了一口水,起身整理自己的衣服,准备去候场。
柏林爱乐音乐厅的2440个观众席上已经坐满了人,高低错落的座席,像是一块块“畦田”一般,把观众们分割开来。
“威廉先生,您可以上场了,你上场后,马上接着是卡拉扬先生上去。”
“明白了!”
通往舞台的门有别于上原俊司以往碰到的那种侧开门,而是舞台的右侧有一处缺口,那里有甬道通往舞台的向上走的台阶。
上原俊司踩着台阶,走到了舞台上,环顾四周都是观众,他的出现引起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他微笑着向四周的观众躬身致意,然后走到台阶出口处站定,等着今晚的王者出场。
满头银发的卡拉扬,沿着台阶走了上来,动作虽慢,但步履坚定。
上原俊司微笑着上前扶了卡拉扬一下,全场的观众和舞台上的乐手们纷纷起立鼓掌,对这位传奇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上原俊司扶着卡拉扬走到指挥台中央,两人相视一笑,与第一小提琴首席米歇尔?施瓦贝握了握手。
待卡拉扬就位后,上原俊司便转身走向一旁的施坦威钢琴,优雅地坐下。
整个音乐厅内变得鸦雀无声,乐手们和上原俊司在进行最后的状态调整,观众们也全体保持安静,等着演奏的开始。
卡拉扬用眼神和所有人确认了一遍后,指挥棒一动,音乐会正式开始。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中略含俄国味的主题,以及充满斯拉夫式粗线条和色彩的管弦乐法,正是这首乐曲的魅力所在。
这一次的音乐会演奏,卡拉扬把速度放的很慢。按他的说法是,柴可夫斯基的织体写得非常丰厚且极有逻辑,在相对从容的速度中,能表达作品更为质朴、深远、同时又不失雍容华贵的气度。
对于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大多数演奏者会在练熟后,把作品放在比较快的速度上,让肌肉记忆和脑部记忆结合在一起,以保持演奏的稳定性。
可是当指挥要求慢速演奏时,其实是对钢琴演奏者的一大考验,很多细节将被放大,无论是手指还是头脑都失去了“自动化”的功能。
所以在排练的时候,对上原俊司的折磨被放大了无数倍,只能是尽可能压低了自己的速度来保持节奏。
4把圆号演奏的降b小调引子开头,随后大提琴与第一小提琴主奏降d大调主题。
上原俊司深吸一口气,双手轻放在琴键上,开始华彩的演奏。
所谓华彩,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末尾处由独唱者即兴发挥的段落。
后来在协奏曲乐章的末尾处也常用此种段落,乐队通常暂停演奏,由独奏者充分发挥其表演技巧和乐器性能,以达到升华作品的作用。
上原俊司双手不停的重重的砸在琴键上,以放慢了速度的节奏演绎着,恢宏大气的音符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在卡拉扬的指挥下,钢琴与乐队的旋律完美融合,节奏丝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动人的音乐之中。
……
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上原俊司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卡拉扬上来拥抱了一下他,今天的演出很符合他的预想,只能用“完美”来形容。
乐手们也起身向观众席致谢,来自各地的媒体,用无数的闪光灯,证明了这场演出的成功。
上原俊司知道,这场音乐会只是他迈向目标的一小步,而前方还有更长的路等待着他去征服。
上原俊司与柏林爱乐乐团的首演非常的成功,第二天整个欧美主流音乐报纸媒都对前一天的音乐会进行了大肆的报道。
联邦德国的《邮报》:“可以用高雅和精确定义的一场演出,当柏林爱乐真正遇到了一名技术娴熟的钢琴家,一名键盘上的诗人,那是诗与美的碰撞。”
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公报》:“来自东方的钢琴家,他凭着可靠的,令人惊异的技巧和难以置信的表现手法,让音乐会变得非常完美。”
法国巴黎《音乐世界》:“卡拉扬的指挥权威、智慧和无可指责的风格达到音乐敏感性的最深境界,而来自霓虹的钢琴家,让音乐会更上一层楼。”
英格兰的《时报》:“令人陶醉,充满活力的音乐会,特别是来自霓虹的上原俊司带着直率和敏感演奏时,其手指技巧掌握极有分寸,保证了诗意和效果之间的平衡。”
阿美利肯《波士顿世界报》:“他拥有绝佳的音乐性及技巧,他的演奏具世界级水平,上原俊司与卡拉扬的合作,造就了一场完美的音乐盛宴。”
霓虹《读卖新闻》:“来自霓虹的年轻钢琴家,正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这通篇的赞美之声,让上原俊司充分的怀疑,这说的真的是自己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在柏林爱乐乐团与卡拉扬加持下的自己吧。
想来这是dG唱片、哥伦比亚艺术家经纪公司以及背后资本在“造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