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朕,崇祯挽救大明 > 第83章 科学发展

第83章 科学发展 (第2/2页)

毕懋康闻言,躬身答道:\陛下圣虑周详,臣已将所有火器研发之所,移至局后,特以青砖石砌,筑成坚壁,以绝火患之忧。\其言毕,崇祯帝面露欣慰之色,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善哉,爱卿思虑深远,朕心甚慰。\此言一出,君臣相视一笑,共赏这即将焕发新生的大明皇家制造总局。

此等举措似犹有不足,若万一疏漏,招致火灾之祸,大明科研岂非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宋老卿家,朕欲立数项要务,首当其冲者,乃火器线膛之精进,次之为水泥之探索,继之玻璃之透明奥秘,又及良种之培育,终为炼钢技艺之飞跃。”崇祯帝眉宇间流露忧虑。

“水泥?此为何物,闻所未闻。”宋应星亦面露困惑,线膛之术他正潜心钻研,玻璃之名亦略有耳闻,其清透胜琉璃,昔日西洋使者曾携微薄之镜以示大明。

“简而言之,此乃神奇建材,遇水则化浆,曝于空中而凝固,砂石皆能牢不可破地融为一体,既耐火又坚实,据传石灰与火山灰合炼可成,然其精妙配比尚待尔等试验之锤。”崇祯帝娓娓道来,心中暗自惋惜往昔未深研化学之道,乃至物理、数学,皆乃学问之基,缺一不可。

“再言良种培育,此道博大精深,旨在双管齐下:一则增产,二则强适应性。更可广开才路,寻觅并推广新作物,如土豆、番薯、玉米等,此等高产之物,或已悄然落户大明,可遣人至江南海滨,细细搜寻。”言罢,崇祯帝心中更添几分对往昔学识之憾。

谈及炼钢之术,大明虽握钢铁,技艺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品质驳杂,产量亦如细流涓涓。朕心所系,乃求一套炉火纯青、批量铸就之秘法。闻高炉巍峨,焦炭为媒,可试其深浅,朕边走边筹谋,宋应星紧随其后,心中笔记欲跃然纸上。

宋应星惊愕之余,思绪万千,疑惑如雨后春笋,终难自禁,遂启唇相询:“陛下渊博,此等奇思异想源自何方仙山?”

《天工开物》之谜,尚可归于机缘凑巧,然陛下深宫之内,何以洞悉神器万千,如瞬息火铳、精密线膛,乃至水泥、玻璃乃至异域之薯,此等见识,真乃匪夷所思之境。

崇祯帝轻咳掩饰,笑言:“鲁门高士,梦中赐教,此皆浮云。当务之急,乃速将此等妙物化实为用。尤论那土豆番薯,亩产千斤易如反掌,不择沃壤,荒山野岭亦能繁茂,大明得之,饥馑永绝,其功无量,卿可知否?”言罢,以树人先生之名作盾,实则土豆番薯虽存,其丰饶非后世所及,然千斤之实,确乎可期,且耐旱耐瘠,尤宜山陕旱地,实为民生之福祉。

\千斤巨量,竟不占沃土之利?此等奇迹,令人瞠目结舌!\宋应星与毕懋康皆目瞪口呆,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彼时大明,农耕为本,麦稻为纲,北国沃土,两季耕耘,夏麦秋粟,合之不过区区双石有余,换算成斤,不过三百余而已;南国水乡,虽稍胜一筹,年产亦不过五百斤之界。

而此奇异之物——土豆番薯,竟能破茧而出,亩产跃至两千斤之巨,若得此助,北方饥荒何愁不解?

\怎生不可?鲁门圣哲有云,良种培育之道,可使此薯豆亩产再增千斤有余。\崇祯帝语出惊人,自信满满,言辞间尽显豪迈。

实则,后世见证,土豆之收,常在三至五千斤间徘徊,番薯更是轻松破六千,乃至万斤之巅,崇祯之言,非虚妄也。

宋应星心中虽有疑云,欲问鲁圣何人,然皇威之下,理智回笼,终是咽下疑问,只知恪尽职守,方为上策。

归途迢迢,自玉泉山而下,崇祯帝心怀壮志,寥寥数令,却重如泰山,宋公来年,必将忙于耕耘,无暇他顾。

岁末将至,心念山陕,灾情如何,崇祯帝暗自忧虑,心系苍生,此情可鉴。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