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国家大事3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归源之初!
金銮殿。
重新开启通商之路的议题被打上了印章,这场撕扯太子党和济王党没有输赢,因为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关于保障商路安全、有序畅通,建立相应机构的话题被提上了朝堂。
邵济安已经私下里背书,做好了功课,虽然商路的议题他没有利益得失,但扯皮上他们的确输给了太子党。所以这次他要先发制人,为后续真正有利可图的事铺好路。
“禀报父皇,儿臣以为诸洲诸地大致格局已经定型,西方大势主要由四国把控,我们开启商路首先要组建一支由使节和武将构成的强大阵容,每三到五百里设立中转驿站,以便货物的中转和商贩、马匹安顿;其次,使节到达各国需代表太坤与其签订共同维护商路的诸多协议。另外,海上贸易从未中断,但一直处于无序、不规整的局面;儿臣建议双管齐下,设立相应的机构专门负责陆上和海上商路的管理。”
邵洪成面露喜悦,上前一步,躬身说:“二弟所言极是,父皇,儿臣也是这样的想法。儿臣举荐由户部尚书王慧嫡子王满担任海上商路的总管一职。”
左丞相裴寂上前一步,“是的,陛下,微臣也认为户部尚书王慧嫡子王满可担任此职,正所谓家学渊源,王满深得他父亲的言传身教可谓是虎父无犬子,掌管海商人财大权绰绰有余。”
兵部,吏部,户部属于中立派,但其家中的孩子都有教好的一派;而王满正属于太子的门生,所以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在安插自己的人手,但还要说得冠冕堂皇,有理有据。
“微臣反对,陛下,国子监大学士尚硑通读四书五经,算术精湛,乃状元之才,由他担任海上商路的总管最为合适。”
右丞相箫玉躬身说。
“陛下万万不可,国子监学士大多都只懂得纸上谈兵。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凡事都需要真枪实剑,嘴皮上的工夫谁都会,但实践起来漏洞百出。担任海上商路的总管一职非同小可,马虎不得啊!”
裴寂连忙说。
“玄真,你这分明就是在诡辩,大多都只懂得纸上谈兵,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纸上谈兵。尚硑担任楚州知府两年以来将楚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功绩显着,有目共睹。”
“时文此言诧异,既然尚硑在楚州干的甚好,那为何还要还去处?正所谓,官无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宁问渠。我们都是为朝廷办事,替陛下分忧,就不应该在乎个人的得失荣辱。”
“你......”
箫玉气得吹胡子瞪眼。
......
大家都知道海上商路方便,一直都是最大的蛋糕。为了安插各自的人手,太子党和济王党直接展开了对喷模式;每确定一个职位两派官员就像战斗鸡一样,斗的不可开交。
最终确定设立安西和北庭都护府负责当地事务的同时保障陆上商路的运行,并且来往西域商人需要凭借‘过所’通行。另在邕州都督府之外专门设立市舶使一职负责海上贸易的诸多事宜,但第一任市舶使的任命皇帝始终没有点头。
太坤帝瞟了两个儿子一眼,龙颜上尽是笑意,“既然太子和济王都热心替朕分忧,那你们倒想想该派谁护送使节出使西域诸国呢?”
两人瞬间哑火了,不得不佩服姜还是老的辣!
出使西域诸国那可是要经历千山万水,艰难险阻,太子和济王自不会让自己的人去,都考虑到对方使坏,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朕有些乏了,你们两个下来都多想想武将和文臣的人选。”太坤帝给两个儿子上了一课的同时不忘布置下作业。
“陛下起驾......”大宦官李洪基都宣读出了退朝的指令,起身的太坤帝像是猛然想起了一事,不经意问,“对了国师,你打算什么时候到翰林书院任教呢?”
所有文武大员都是一脸懵逼啊!国师好端端的神捕司不待去教什么书?
独孤寂躬身行了一礼说:“陛下,年关将至微臣神捕司还有诸多事要处理,一时腾不出身。微臣倒是可以举荐不妨让青莲去翰林书院任教,如今我太坤文化欣欣向荣,倒不如增添一份绘画科目。”
太子朗目中异彩连连,立马抓到了话题,“禀告父皇,儿臣倒是有更加合适的人选,青莲的艺术造诣望尘莫及,就连给他做弟子人家都不要,他的绘画简直就是如梦似幻,人从画中走来,真的不能再真。”
太子用外行的话术第一次真实评价李青山的作品,他倒不是有多么欣赏这个人,但这是在皇帝面前露脸,争取得分的机会,同时他还可以在文武百官面前替李青山打上太子党的标签。
本太子不要你承认,文武百官都相信便足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