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唐通立功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
吴三桂明白方光琛的意思。
“吴”这个字在甲骨文和最初的演变中,都指的是用头顶着、扛着器物。
君子不器有很多衍生的意思,但方光琛的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很直白:
你吴三桂现在就是崇祯皇帝的工具和器物。
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做工具。
自己不做工具,那就是把别人当工具咯。
自己当皇帝就能将天下万物视为工具。
吴三桂一直在盘算和分析自己未来的前景。
崇祯暗示给他封王,又给他可以随便填写的空白圣旨。
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吴三桂。
他麾下五万关宁铁骑总缺粮。
无论朝廷怎么调拨、辽东怎么捐输、山东怎么借调,他们就是缺粮。
吴三桂无法想象,一个朝廷和一个国家,到底怎么才能不缺粮。
兵他有。兵在精不在多。
要是永远不缺粮,这个世界上,他谁都可以不鸟!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启禀陛下,唐通将军第一批粮草已在城外三里。”
一名锦衣卫领着唐通的传令兵上到城楼上。
“唐通何在?”
“回陛下,唐将军已前往滦州、乐亭县一带征粮。”
“禀陛下,唐将军说,第一批粮草均征收自玉田、蓟州及周边乡镇和村寨。”
“第一批粮食共计八百石。”
八百石?崇祯心沉了下去。
一石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一百五十斤,八百石就是十二万斤!
他现在有点担心派唐通去征粮,是不是派错人了?
把百姓的粮食都拿光了,百姓吃什么?
后世而来的崇祯知道,小冰河时带来的严寒和干旱,粮食普遍减产。
唐通就在这两个县的范围搞了这么多粮食!怎么可能!
北方夏天收麦、秋季收粟,风调雨顺,一亩地也不过两石。
百姓除了要缴纳去年的田赋外,自己家里也要留点余粮啊。
难道百姓的种粮、熬到夏收前的口粮都拿走了?
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跑上城楼。
“报!锦衣卫征粮监纪何过之有书信呈递指挥使大人和陛下。”
火把映照下,李若链接过何过之送来的书信。
是关于征粮情况的汇报。
何过之是李若链在那批活下来的死士中挑选出来的。
那日陛下安排唐通去征粮后,李若链便派他跟随唐通。
简单看了几眼,李若链将书信交给了崇祯。
崇祯看完书信问道,“李指挥使,这个何过之可靠与否?”
“回陛下,何百户绝对可靠,臣愿意为他所说的话担保。”
何过之在信上向李若链汇报说,这次三代人免征的政策广受欢迎,但是由于去年粮食减产,且百姓普遍占有田亩不多,唐将军只在两县百姓那里征收了一百石。
剩余的七百石都是唐将军在各地富户、官绅家中征收的。
崇祯心中大喜,“好你个唐通,居然和朕想到一处了!”
“何过之,你回去给唐将军说,让他继续按照他的方法征收。”
“小臣遵旨!”
何过之说完并没有离开,好像还有些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李若链道:“锦衣卫在陛下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过之你不要婆婆妈妈。”
崇祯赞许地点了点头。
“禀陛下,唐将军在征粮的时候,杀了好几个地主和官绅。当地的读书人都说唐将军是土匪!”何过之小声说道。
崇祯心中早就乐开了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