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竹编厂的变化(下) (第1/1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s.cc,最快更新我的电子帝国!
吴志航抬手在吴小颖的脑门上敲了一下,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大力丸,就算有,也是骗人的。我这把子力气,都是经常锻炼的结果,看看我这肌肉,是不是比以前强多了。”
说着,吴志航还学习电视上的健美先生,摆了个POSE,展示了一下他如今完美的身材。
吴小颖捂着额头,抱怨道:“哥,我都是大学生了,你怎么还敲我的额头,我不要面子的!咦,老哥,先前还真没注意,你这身材竟然如此好了,这肌肉也比原来结实多了。”
吴志航拍掉妹妹在他身上乱摸的手,说道:“都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动手动脚的。赶紧上车,现在时间可不早了,我还想回家吃午饭呢。”
来的时候,这辆别克轿车是吴小颖开来的,但她的驾驶证,是高考之后,暑假期间去驾校学习后,考下来的,到现在还没过一年,并不能驾车上高速公路。为了更快赶回西岭镇,只好由吴志航接手了驾驶任务,开着车上了成名高速。
两个多小时之后,吴志航三人回到了西岭镇,汽车刚刚拐进镇子上的主街道,就看到道路上空挂了数条横幅,上面写着“恭喜西岭竹编工艺品厂乔迁新址”“欢迎吴志航先生回乡过年”“恭贺西岭竹编工艺品厂,年销售额破十亿”“欢迎县领导莅临西岭镇指导工作”等等内容,大多与吴志航,或他投资开的竹编工厂有关。
坐在副驾驶上的宁雪指着街道上空的横幅,惊讶道:“志航,你快开,你的名字都上了条幅了,‘欢迎吴志航先生回乡过年’啧啧啧,志航,你在西岭镇的影响力这么大了吗?”
吴志航降低车速,抬头看了下上面的条幅,有些疑惑的问道:“小颖,这是怎么回事,竹编厂在西岭镇的影响力这么大了吗?这些条幅,不会是咱们竹编厂的人,自己挂上去的吧?”
吴小颖早在十几天前,就已经放寒假返回了西岭镇,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的了解。听到吴志航的提问,吴小颖出言解释道:“这当然不是我们的自己挂的,爷爷那么低调的人,怎么会做这么张扬的事情,这些条幅都是镇政府的人挂上去的。咱们的竹编工厂,前几天不是刚刚搬迁到新厂区吗,举行搬迁庆典的时候,县里派来一个副县长,来给咱们道贺。镇里提前接到消息,做了很多面子工作,其中就包括悬挂这些条幅。只有那个欢迎你回家的条幅,是今天刚刚挂上去的。本来镇政府的那帮领导,还想给你搞一个迎接仪式的,不过爷爷没同意,给推掉了。”
吴志航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西岭竹编厂已经名声在外了,这很好,有了上面的支持,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新工厂那边的工人招齐了吗,现在放假了没有?”
吴小颖摇摇头,说道:“招人的工作一直在进行,来应聘的人也不少,但咱们设定的考核条件越来越严格,能够应聘成功的人并不是很多。以年前这段时间的招聘效率来看,至少要一两个月,才能将竹编工人的缺额填满。竹编厂那边,早在前天就放年假了,如今只留了几个保安人员在那边看厂子。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过去看一下,在前面那个路口,向左拐,再往前走不远,就可以看到咱们的新厂区了,面积比原来的厂房还要大很多呢。”
吴志航看了一下中控台上的时间,然后摇摇头,说道:“今天还是算了,这都快12点了,我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了,咱们还是先回家吃饭吧。”
宁雪晃了晃手机,说道:“志航说的对,咱们还是先回家好了。咱妈刚刚通过微信给我发了一条消息,问咱们什么时候到家呢。”
五分钟后,吴志航三人驾车穿过一条胡同,开进了爷爷吴建国的小院。车刚刚停好,宁雪就开门跳下车,大声喊道:“爸妈,爷爷,奶奶,我把哥哥和嫂子接回来啦。”
宁雪的嗓门很好,穿透力很强,只喊了一声,就把屋里的人全部惊动了。在吴志航三人,动手从后备箱中,拿出行李箱的时候,从那栋小楼中,呼啦啦走出了一大堆人。这其中包括爷爷吴建国、奶奶姜玉华、父亲吴英才,母亲程静云,以及其他一些比较亲近的亲戚,甚至西岭镇的镇长卢华英都出现在了这里。
见到这些亲人,吴志航的情绪有些激动,嘴唇有些颤抖的说道:“爸妈,爷爷奶奶,我和小雪回来过年了!”
奶奶走上来,拉着吴志航的手,一脸慈爱的说道:“小航,你可回来了,几个月不见,人怎么又瘦了这么多?”
吴志航挽起袖子,给奶奶展示了一下手臂上的肌肉,说道:“奶奶,我这是锻炼身体练的,把原来的肥肉全部练成了肌肉。”
吴志航的一众亲人,都走上来,将吴志航和宁雪围在中间,不断的嘘寒问暖。彼此寒暄一番后,吴建国拉着吴志航来到卢华英面前,给吴志航介绍道:“志航,这位是咱们西岭镇新来的镇长卢华英。卢镇长,这就是我孙子吴志航,西岭竹编工艺品厂的董事长,主要投资人。”
卢华英今年只有26岁,身高一米八,留着板寸头,身形略显瘦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有着浓重的书卷气息。卢华英出身军人家庭,在某部队当团长的老爹,希望把他培养成一名空军飞行员,奈何卢华英从小的身体就不太好,没能通过体检那一关。大学毕业之后,卢华英选择了从政,考上了公务员,并主动请求,下放到成都郊区的一个贫困村,当了三年的代村长。就是这三年时间,卢华英帮助这个村的村民,种植蔬菜大棚,组建蔬菜销售公司,将他们生产的反季节蔬菜,卖到了成都,所有村民都因此获益,摆脱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