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十三次相亲92 (第2/2页)
好比老鼠遇到猫多半会死越是勇于应战的死的越快。反倒是及时察觉到有猫然后迅速逃离的胆小鬼能活下去并把自身基因一代一代传播下去。
如果物竞天择是大自然的真理那么老鼠这个物种大概会一代更比一代胆小。道理显而易见不怕天地的壮士都被猫或蛇吃掉只有那些胆小机敏的卑微者能存活。
这看起来不太符合优胜劣汰。在君的概念里或者说在历史书里那种有“虽千万人吾往矣”气概的才是进化中产生的优等生物。至于那些一上战场就趴地上装死的胆小如鼠者不过是随时应被历史的笤帚扫进故纸堆的垃圾。
然而讽刺的是鼠群里活下来的都是后者。也就是说被自然认定为劣质品淘汰的是前者。
莫名其妙。
这就是君对此的全部理解。
不过有些事他还是能捋顺出逻辑链条找到其合理性的。
比如:猫为什么能吃掉老鼠。
猫吃鼠靠得当然不是一颗勇敢的心而是相对于鼠类而言过于庞大的身躯以及锋利的爪牙敏捷的身手。
以体型而言或许胆子小一些的耗子能活得更久些确实是合情合理的。
人们总喜欢看有强烈反差的事件结果。
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彭城之战这些以弱胜强的事儿。
但是看客们显然搞错了一件基本事实。
正如刀会被折断不是过钢易折而是还不够“钢”。
拿彭城之战来说乍一看刘邦统领五十几万诸侯联军是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于是乎有些人把项羽赢得彭城之战的胜利视为以弱胜强的典范。
可事实上打仗不是谁兵多谁就能赢的。
如抛弃一切客观条件诸如:后勤、装备、天时、地利等等只看将与兵。
一个能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优秀军事将领抵得过一群各怀鬼胎的军事庸才。
一支久经战阵百战百胜的精兵足可以一当百摧毁螳臂当车的百万乌合之众。
从这两点来看在那个时间点项羽兵虽少但不弱。刘邦人虽众却不强。
世界上没有以弱胜强这回事只有强的战胜弱的。
历史上所谓的以弱胜强大多是一种缪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
某人有几百万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对手只有十余万聚合在一起的军队。
看起来有几百万军的为强只有十余万的为弱。
但是有百万雄兵者每次与敌人会战能同时投入几百万人吗?
显然是不能。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兵少者就能摧毁兵多者。
第一兵少者可以集中使用兵力而兵多者无法在某一具体战役中集齐优势兵力。
第二兵少者单兵作战能力比兵多者强。
这不是君自说自话的臆想。
满洲八旗军与明崇祯皇帝的军队就是按照以上模式在作战。
以历史事实来说崇祯算不上强势一方后金国小但绝不是弱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