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计划推进 (第2/2页)
知府又去和主管民政的浙江布政司商议,那布政司是南直隶江宁过来的人,是方皇后老乡,前些日子入朝汇报浙江民生事宜,被皇后召见,皇后说起秦邦的商券之事,他一听当场就明白了。
明朝科举并不是单纯地写作文,在明朝通过考试出头不容易的,考试分为5级,分别是县试和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内容有:治国理政、封建伦理、经济财政、军事战略、文化教育等等。
有些人以写文章取胜,懂得茴香豆有四种写法,但却很难懂经济,如这位知府大人,但也有偏科的,比如被贬在常州府的唐荆川是文举,但是却喜欢舞枪弄棒和做数学。
浙江布政司对经济就很懂,颇懂资源整合。比如官府没钱修府衙办公,他就找到杭州商人,说给他一块城中心的地,你们可以拆了盖房子卖给别人,但有一个条件,你得出钱在城郊给官府免费盖一个办公场所,商人自然是高兴,怎么算都能挣钱。
布政司回复:秦邦之商券契书,虽仅一纸承诺,但有实物作押,其所发商券,并无筹钱逃逸之风险,只需约定其所发商券总额,不得超过其抵押物价值三倍,且每年有专人审核所押之实物价值变化,若价值降低,当令其赎回商券,若价值增高,则无虞也。
秦邦看到如此清晰明了地回复,着实惊呆了,难怪明朝四位皇帝不上朝累计时间103年,但社会依旧前行。厉害的属下太多了,这个布政司要管现代的股市,也毫不逊色呢。
得到了官府的支持,秦邦开始组织人马制造商券,并盖上宁波十四行的章印,按布政司的说法,可以按抵押物的三倍发行,其实可以筹资2亿银两,但为了保险起见,不让官府人担心,先发行一个亿,等以后持券人有信心了,再增发不迟。
商券印制出来后,秦邦拿出了价值6万两的商券,要了一个官封,封好后,上面写了四个字:马上飞递,送到驿站,叫驿夫加急送到京城方皇后那。
宁波十四行有汪锃的股份,汪锃认购了500万两,在海上混的,多多少少还是知道汪锃的名气的。
和许林的匪气不同,汪锃有儒商气质,没有无赖的作派,大家对其比较信任,都跟着后面买了商券,累计有600万两。
张翠乔带着以前的姐妹们也买了100万两,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人眼光确实不一样。
容若桃、张三、少归燕也对乡勇团的人做了大量宣传,主要就是讲购买商券如何百利而无一弊。
秦邦做出了个规定,乡勇团的人是限额购买的,最高不得超过1千两,皆为半价购买,三年后方允许对外交易。
这就相当于一个内部福利了,一些人砸锅卖铁也要买到最高额度。
但一个亿商券要全卖掉,离目标还很远,所以方皇后买了十四行商券的事情得尽快宣传出去,这样才会有更多人跟着后面买。
总不能沿街叫卖吧?虽然并不限制散户购买,但那时的老百姓是没有钱买这个的。
老百姓只愿意买十四行的奖券,只有抽奖的奖券,花钱甚少,却有希望让他一夜之间暴富。
而有钱人只会投资可预见的收益。
但这得让有钱有闲的人尽快知道这件事情。
秦邦脑海中又想起了容若桃的一句话:青楼是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
古代的青楼可不是普通人可去的地方,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有资格入门的,相当于现在的高级会所。
那时的官办青楼女子,最后年龄大了出来了,可不是嫁给老实人,而都是去了官宦人家或富足人家。
普通人接触到的只能是暗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