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登山观道观 (第2/2页)
钱志文道:“道观的修建已经完成,只是一些细微之处,以及供奉的神像,还需要调整一二,正好今天我和云安都有空,我等不如餐后去看看?”
弥罗点头答应,三人迅速将餐桌上的饭菜解决,而后便来到六安县东边的一座小山下。
山脚处,已经铺好了一个小广场,中间用黑白二色碎石,拼成一个太极图案。
广场尽头,伫立着一块一人高的石碑,上书“普明山”三个大字。
在石碑的边上,一条大约半丈宽的小路,蜿蜒向上,直通山顶。
山路修建的时候,显然顾忌到两边植被,草木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依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向上走了一盏茶的时间,便见到了道观山门。
函夏的道观格局,同弥罗前世记忆中的道观格局,相似又有所不同。
道观整体坐北朝南,山门前有六层台阶,左右两边立着钟鼓楼,观门上悬挂匾额的地方,此时空无一物,下方矮一些,向内的位置,已经挂上了伏魔殿的匾额。
显然,六安县建立的道观属于山门和伏魔殿结合的类型。
走入其中,就见到立在中间的十方伏魔真君神像。
这位真君,乃是伴随金虹帝君身边的四大真君之一。
立在这里,也是所有仙门道观的惯例。
往里走,便是一处法坛,其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香炉,供人奉香祈福。
法坛左右两边,为配殿,殿前有三道台阶,内里暂无神像。
后方为主殿,殿前有三层九道台阶,正中央供奉的乃是金虹帝君,左右两边供奉的是本土神只,一位是六安县城的城隍神,一位是普明山的山神。
当然,六安县和普明山都无正式入职的城隍神和山神,此时供奉这两位的神像,只是为了方便日后对接六安县的气数,以及方便弥罗调动香火愿力。
而以山门和主殿为中轴线,正后方向,便是祖师殿,日后这里要供奉的是妙有宗诸位祖师。
因此,这个地方除去简单的装潢外,没有任何布置和摆件,按照钱志文的说法,交给弥罗自己处理。
最后,祖师殿左右两侧,便是日后道观内修士居住的地方。
在东侧的位置,还有一条小道,通向山顶东边的一处小平台,那是弥罗特别要求搭建的采气台。
新书求收藏、月票、追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