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正道之光支棱起来 (第2/2页)
毕竟皇室内的事情,这两年大多都是摄政王来处理的。
不少官员希望摄政王将太后赶回去,只要摄政王开了头他们就出声附和,这事一个妇道人家跟着掺和什么!即便对方是太后,许多朝臣心中亦是不满。
然而摄政王没出声,无半分要制止的意思,其余人见状也不敢去冒这个尖儿。
罢了,就当作没有太后这个人算了。
见没人当出头鸟,大家心里的不满压在深处,对苏若来到御书房一事接受了。
看来科举这事着实让翰林院众人焦头烂额,苏若心中感慨着,自己旁听政事这事,她都做好舌战群儒的准备了,结果底下的人全熄火了。
“摄政王你怎么看?”
面对齐敦的求做主,小皇帝平淡地移开了视线,转而问向摄政王,语气全然带着信任。
“微臣认为,几位大人掺和进了科举泄题案中,应当暂时停职接受调查。”淳于璟说完,齐敦立马反驳道:“一面之言不可信,难道风乾提到哪个官员,哪个官员就要停职接受调查?此风不可助长,以后若有人照葫芦画瓢,朝廷便乱成一锅粥了。”
“齐大人怎么会如此天真,本王会将此事汇报给皇上,自然是手头掌握了部分证据。”淳于璟话语笃定,和齐敦对视的目光毫不躲闪,最后齐敦率先败下阵来偏了头。
一晚上的时间,翰林院没什么头绪,护国卫做的事情可多了。
淳于璟和齐敦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吸引了朝臣们大部分注意,他们甚至忘了刚刚太后过来的事。
大家见摄政王此番态度心里清楚,齐敦怕是要糟了。
齐敦说不过摄政王,本以为摄政王接下来会直接下了定论,让齐大人停职接受调查。
谁知道摄政王话锋一转,他问起了太后。
“太后对此事可有高见?”
殿内众人再次将视线看向苏若,大家心里诧异,摄政王这是何意,让太后开口她又能说出什么?
许多朝臣认为太后今日过来,就是觉得有趣凑个热闹罢了,可摄政王这番问话,好似很看重太后的回答。
苏若眼皮一跳,她料到自己若是过来,大反派定然要作妖,瞧瞧,这就开始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先皇曾说过,科举是一个朝代稳定的基石,眼下科举泄题是翰林院之责这点毋庸置疑,齐大人作为翰林院掌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便是此事未牵扯到他身上,他也不适合待在主考官的位置,更应该主动配合调查,抓出泄题的真凶。”
“作为主考官,齐大人已经在天下学子面前失了颜面失了威信力,皇上下令将此事调查清楚,不单是为了找出真凶判之罪责,最重要的是要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不让他们失望。”
“这点道理,本宫懂,想必齐大人以及翰林院所有官员都该懂。”
话说到这份上,齐敦再说什么都是错的,唯有接受停职调查方能有退路。
齐敦抬头看向上方之人,他万万没想到,将他逼至如此的不是摄政王,而是太后娘娘!
太后讲话是这般一下就能堵死人的吗?众臣子脸色微凛,他们收起了对太后轻视的心思,能够说出这样一段话,太后娘娘当真如传闻中那样无才无德?
齐大人脸都绿了!好的坏的都让太后给收缩了,齐大人应也不是否也不是,他进退两难,摄政王都没有将其逼成这样。
苏若面带微笑,对于自己引起的效果表现得云淡风轻,淳于璟想要将她推出来露在众人眼前,那她便好好亮个相。
大家对此好像很不习惯,没关系,次数多了就习惯了。
收了张将军回信的苏若,有了“作”的底气。
以前的唯唯诺诺为了保命,现在可以开始谋事了。
苏若看向淳于璟,笑容看似温和,实际眼底深处满是挑衅,大反派,准备好接受正道之光的照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