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东江一别已经年,执手相望喜开颜 (第2/2页)
“嘶!这要花多少银子啊!”
“这你就不用管了,等为夫蟾宫折桂,主政一方的时候,这份情必将厚报”。
“对了,骥儿呢?”
“说是和夏哥儿一见如故,今晚抵足而眠”。
“哈哈哈哈,也好也好!正好明日一同入学,也有个照应”。
“骥儿也能进县学读书?真是太好了”。
“是啊!子荣贤弟安排的真是面面俱到,人情练达即文章!他日定为良相之才”。
……
正在京城的翰林院编修董其昌,接到老友
。徐光启拜帖也是欣喜若狂。
当年四个知己好友同去应考,就徐光启一人名落孙山,弄得大家都很是尴尬。
第二年董其昌又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千里迢迢的连通信都基本断了。
如今居然能在京城碰面,应该是子先贤弟放下了心中包袱,他也是非常欣慰,毕竟知己一场,相交甚欢。
老友相见自然又是把臂而笑,董其昌请的酒,二人也是一诉衷肠,隔阂尽散。
董其昌得知老友已经入籍宛平,还和县丞相交莫逆,一切都安排妥当,也是非常高兴,约好第二天上门拜访。
巧的是赵华这边也邀请了痴迷于火器的赵士祯,四人在徐光启家吃的饭。cascoo.net
董其昌的画,赵士祯的书法,都是京城顶尖的高手,艺术家都有共同语言,自然也是一见如故。
这四人的小圈子也就慢慢固定下来,时不时相聚一场,而董其昌的应试经验,时文方向,也给徐光启很大启发。
对老赵来说,能把这三条线的关系维护好,也非常的欣慰,总算不负鹏哥儿所托。
大明万历二十二年,二月初五,风尘仆仆的鹏哥儿,终于抵达宛平。
老远就看到浑河边规模不小的“东江浑河商栈”大旗飘扬,他心头也是一片火热。
“走!回家!”
“好嘞!驾!”
二十骑一人双马,四辆快要空了的骡车亮着旗号过桥,商栈大门早已敞开,众人鱼贯而入。
商栈的几个负责人赶紧指挥安顿马骡,喂食喂水,众人也被迎到暖房内休息。
这一路天寒地冻、长途跋涉,饶是汪鹏和铁甲护卫们身强体壮也都有些吃不消。
简单的吃了饭食,各人倒头就睡,呼噜打的震天响。
这一觉从中午一直睡到天黑,打着哈欠,浑身酸疼的鹏哥儿,在书房见到了阔别一年的老赵。
那叫一个亲热,毕竟是同生共死,地狱脱险的好兄弟,都不见外、互诉衷肠。
有诗为证:
皮岛相别已经年,
执手相望喜开颜。
只待一朝风云变
敢教日月换新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