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青藻宫咸鱼纪事 > 青藻宫咸鱼纪事 第86节

青藻宫咸鱼纪事 第86节 (第2/2页)

良妃道:“谁说不是呢。”

皇上“死而复生”之际,不知为何,竟突然想起了我这个毫无实权的德妃,派尤安送了赐我协理六宫之权的诏书来。

正当我莫名其妙时,良妃来上门道贺了。

我令阿柳倒掉碟子中的瓜子壳,喝了口茶。

“我侍疾时问过太医了,皇上这病,也就在这一两年里。”

换言之,三皇子必须在这一两年内大胜还朝,否则没了皇上坐镇,还不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浪来。

我忍不住叹了口气,一边万分忧心,一边觉得自己越来越融入母亲这个角色了。

我和冯静仪正准备用刚开的梨花做梨花酒时,三皇子的家书又到了。

三皇子说,我收拾的防风沙行装派上了大用场,有几支残军进入了大漠中,他准备带兵深入大漠,既是乘胜追击,也能顺便探探契丹各部落的态度。

我对大漠这种地方一向没什么好感,但三皇子这一年来的势如破竹之势令人信任,我觉着,三皇子应该是快回来了。

我才高兴了没多久,良妃就找上门来,说是皇上下了急令,穷寇莫追,大漠之危险深不可测,让三皇子不要轻易踏入契丹大漠。

良妃道:“皇上已下了八百里加急令,我从小身边没半个武将,于军中事务一窍不通,实在不知道谁说得对,德妃,你怎么看?”

我道:“我对军中事务也是一窍不通,你问我有什么用?”

良妃道:“你好歹有个沈大将军做姐夫,你觉得三皇子和皇上谁战术更厉害些?”

我道:“你在这儿问我,还不如去城皇寺找人算一卦,皇上老谋深算,俯瞰全局,三皇子后起之秀,身临其境,但兵家之事,我觉得运气也很重要。”

第114章 异变

我错了。

我果然是个乌鸦嘴。

或者说,我其实说对了。

兵家之事,运气也很重要。

而三皇子此次的运气显然就不是很好。

契丹突发异变,三皇子出征,本是势如破竹的局面,然而就在最近,边陲军营传来急报。

三皇子为追残军,带着一队亲点的精兵进入契丹大漠,已失联三四日了。

大漠内环境特殊,变化莫测,哪怕只有一日,其极端的条件加上残存的敌人,也足以使这一队精兵连同三皇子一同折损,更何况契丹与京城隔着千山万水,再加急的战报,在路上总要花上好几天,算算日子,三皇子竟是已在大漠中困了七八日了。

这军中急报也是有讲究的,因传急报成本颇高,若是传播中途,情况缓解,急报作废,那么各驿站会立刻通过特定的烽火发送信号,急报成缓报,使者的速度会立刻慢下来,节约人力物力。

这急报一路畅通无阻地送至金龙宫,直逼得皇上猛吐了几口血,接着,消息又畅通无阻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

“看来三皇子是扎扎实实地在契丹大漠困了七八天了。”

之所以说是受困于大漠,是因为我并不希望三皇子死在大漠,且我近年来愈发迷信鬼神命理口头忌讳之事,生怕我这时灵时不灵的乌鸦嘴发作,再咒了三皇子一次。

良妃是没这个顾忌的,但她也不是真的一颗心直直通口中,只顺着我的意思道:“是啊,受困七八天了,还是在大漠里,不过三皇子向来聪慧,想来必能逢凶化吉。”

皇上看完军报,吐过血后,太医立刻就给他灌了几碗续命草汤下去,还施了针,甚至连城皇寺都送来了一沾染着香火气的玉制手串,说是能令皇上心清神静。

因此皇上当晚就醒了过来,且立即就召集了丞相等人议事,丞相等官员其实年事已高,但尤安毕竟是皇上的贴身大太监,服侍多年,处处周到,早有准备,皇上一昏过去,尤安立马就派人将几个常议事的大臣安置在了金龙宫偏殿,以备皇上不时之需。

果然,皇上睁眼第二句话,就是“召丞相”。

第一句话是什么,没人听清,因为那时皇上初醒气力不足,嗓音沙哑,有几个近身伺候皇上的宫人传出了些消息,但不知真假,且相互矛盾,有说皇上喊的是“皇后”,有说皇上喊的是“焕儿”,我便没理会此事。

皇上与丞相等人商议完毕后,做出了一系列决定,包括不惜一切找到三皇子,让其他各军营加强警惕,也包括对边关军营进行粮草物资的补给。

虽然补给的跟往常比好像不是很多,但至少是有补给了,吃饱喝足,将士们的士气大增,也许大家就在能更快地找到三皇子呢?

自江北郡捐出粮草,获得皇上嘉奖以来,各地都流行起了支援边关之风,商贾尤甚,富豪尤甚,也有不少青楼名妓捐款,博个深明大义的好名声,而京城无论是富豪还是名妓,都要比别的地方多上一大截,是以这风气在京城尤为发扬光大。

后宫也搞过这么一次活动,我心中担忧三皇子,便把大半积蓄都投了出去,只留下少量银钱傍身。

主要我是德妃,俸禄月月来,又不喜钻营掌权,也不太有存钱的必要。

原本按这样的情况,我是该为三皇子抄佛经祈福的,但我已掌了协理六宫之权,便不再有这个义务,而是需要打理后宫事务。

管事第一步,记住后宫众人的名字及职位,包括众嫔妃、各女官和管事太监,以及各宫管事嬷嬷和宫女。

但淑贵妃说我在宫中待了许多年,想来已对后宫之人很熟悉,便不需要再花时间在认人上了,但我并不能记熟后宫这些人,尤其是那些管事的宫人,有些离得远的嫔妃和少接触的女官,我甚至脸都认不得,因此我还是向淑贵妃讨来了后宫众人的名单。

淑贵妃命人取了名单给我,又给了我几本账本。

宫里的账本统一用小楷体写成,字不难认,但是极小,看着就很费眼睛,而淑贵妃给我的账本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边缘微微卷起,纸都有些泛黄了,墨迹模糊,比普通账本更费眼睛。

淑贵妃微笑启唇,提了一个既费眼睛又费手的要求。

“德妃,管事先管账,你先把这些账本抄三遍给我吧。”

皇上给我协理六宫之权时,交代了让我先跟从前理六宫事的嫔妃学着点,而先前理六宫事的嫔妃以淑贵妃为首,所以我只能听从淑贵妃的安排。

贤妃道:“理论上说,管事该先认人,但德妃已在宫里头待了十多年,要是连人都认不齐,那还理什么六宫事?先去把六宫名单再看个十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