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s.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第54节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第54节 (第2/2页)

南城现在规划的,不亚于皇城的大气精致不说,更难得是房屋的造型,新颖别致,整齐划一,方便干净,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

当然了,他看了半天,也没看懂那个建筑材料是什么新物事,可不是就显得他跟个没见过市面的土包子一样吗?

“放心,明天让家丁带你们四处逛逛,京城这一年来的变化,确实是很大。”徐文元乐哈哈的应承。

“本来应该是公肃陪三位好友逛逛,只是最近实在是抽不开身,休沐日也想要上值。所以才要趁着现在的时间,把那件天大的大事先给说明白了。”

“既然时间紧要,要说的事情又多,我们四人今晚秉烛夜谈也行。” 姚谨之微微一笑。

“都一把老骨头了还秉烛夜谈?”徐元文大人失笑出声,随即收敛表情,一脸肃穆庄重,“公肃刚刚要说的事情,就是皇上因为想赶在今年“秋审”大典之前,把《大清律》修订出来的事儿。”

“现在翰林院暂停了《明史》的编纂,会同六部科道官员一起,加急编修新版本的《大清律》。”

“可是这次《大清律》的稿件,不是以往的《大明律》,而是皇上根据太子殿下的意思直接命令翰林院官员书写的。”

“公肃这两天还只是看了其中的几节,却是震撼的不能自已,热血沸腾。太子殿下不愧是“金童转世”,让绳祖兄和一帮支持改革的官员们都叹为观止,惊为天人。 ”

“如果不知道实情,只看那些律法条文,公肃真的会以为,这是哪位律列大家把黄宗羲先生的思想,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

对律法颇有研究的文平之忍不住插言问道,“公肃说的可是黄宗羲先生主张的“先治法后治人”,“天下法当为天下万民服务”?”

“要以具体的律法条文限制士族和贵族的特殊权利,保护和维护各个阶层老百姓的权利等等,“以民为本”,而不是“以士为本”的律法思想?”

“正是如此。稿件中的内容,在有些方面,甚至比黄宗羲先生的主张更为大胆具体。”

“比如对于商人们“三代内不可科举”的放宽;对于匠人们必须额外服从缴纳的“匠级制度和班匠银”的废除,如此等等,都是开历史先河,震古烁今,功彪青史的举措。”

徐元文大人忍不住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所以,公肃这几天天天加班加点,斗志昂扬的和志同道合的同僚们一起,与那些保守派们大臣们据理力争,吵闹不休,就差撸袖子干一架。”

“那么倔强的绳祖兄也忍不住加入《大清律》的修订,今儿我把你们到来的消息告诉他,他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没舍得回来,只是让公肃转达他的问候和歉意。”

“平之兄,启之,谨之,这一场和保守派的口水仗,我们必须赢,不能输,而且要赢的彻底,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让。”

“因此,公肃尽管知道诸位都是闲云野鹤之人,还是要开口恳请三位好友务必帮忙。”说着话,徐元文大人还给三位好友鞠躬行了一礼。

“绳祖兄虽然已经写信给他的老师黄宗羲先生和他的兄弟们,公肃也给姑父和一些熟知的好友写了信让他们迅速的赶来京城。

“但是既然三位好友明天也写信,公肃恳请,在信中顺便跟着劝劝,黄宗羲先生也好,傅山先生也好。甚至是公肃的姑父,如果身体允许,也请帮忙劝劝,表达一下支持的态度。当然,最好是都能亲自来一趟京城,给我们助助阵势。”

师兄弟三人又对视一眼,都看懂了彼此眼里的凝重。

文平之代表师兄弟们发言,“此乃华夏一千多年来的盛事。公肃你放心,我们既然有幸得知,岂有不参与的道理?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去做“博学儒”考试,结束后直接去翰林院找公肃和绳祖。”

“今晚上我们就会写信,告知江南所有心系民生的有志之士。让他们都尽量迅速的赶来京城助阵。”

满人皇帝大力发展工商经济,是让国家强大,没有外患;老百姓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大好事。可是这个律法的修订,却是关乎改革能持续多久,影响后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大事件。

徐元文大人点点头,“可不是吗?大家都在说,这是华夏大地千年来的最盛大的事情。本来是应当同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可是总有些放不下私利的拦路虎。”

“当年公肃进京时,姑父曾勉励公肃,“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公肃现在只觉得,只要能把这个《大清律》如愿以偿的修订出来,此生,死而无憾。”

第85章 电

闻言, 文平之先生也是感慨万分,“这些年我们跟着老师游学各地, 还以为此生就要放下从小苦读诗书,济世救民的抱负, 寄情山水了。”

“却是没想到,当今皇上会如此用心,居然派人跟着保护老师,在危机关头救下了他老人家的性命。更没想到,一转眼间,华夏大地会有今日这样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既然苍天怜悯,让我们这些历经波折的江南文人, 赶上了这个翻天覆地,旋转乾坤的大变革,刚刚开始的时候。不论最后结果如何, 都是不负此生了。”

姚谨之先生认真的听着好友和大师兄的“以身报国”的决心,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端起面前的茶盏, 品了品这闻名天下, 当今皇上最喜欢的碧螺春。

傍边王启之先生却是耐不住兴奋的大声喊了一嗓子,“对头!就是这么个说法儿,有幸赶上了, 当然要撸袖子大干一场。”

在这个朝野震动,文豪学子们纷纷响应,农工商阶层兴高采烈, 欢欣鼓舞的时候,小太子本人却并不知道,整个朝堂乃至天下万民,对于现在修订的《大清律》的各种激烈反应。

他还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做功课,练大字,练习功法,再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口述《大清律》稿件的剩下部分。

于是小太子也就不知道,朝臣们对着他提供的稿件中的一个字,词,或者是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一个个的,怒目相向,急眉赤眼,面红脖子粗的模样。

更是无缘亲眼得见,那个吵吵闹闹的场面,是如何的乱作一团,乌烟瘴气。

这些平时都端着个清贵出身的架子,一派斯文儒雅的朝臣们,就和市井妇人们对战骂街一样吵闹的难分难解。唾沫飞扬,声嘶力竭的大吼大叫着,有的脾气暴躁的大臣,甚至直接就是拍桌子撸袖子。

当然,康熙皇帝也不会让任何人打扰到小太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这几天他自己都躲了起来,只和礼部尚书阿嘞尼大人,还有刚刚游遍南方周边多个国家,归来京城修整的恭亲王常宁几人,嘀嘀咕咕的做各种算计安排。

狠狠的出一口气,回敬一番沙俄和西方国家在大清打探情报,发展间谍的事儿就不用说了,还有怎么顺利的开始开发东三省的黑土地,和老家的满蒙老王爷们扯皮的事儿;以及这次北巡的时候,怎么成功的利用一支枪一颗糖,忽悠住蒙古各部台吉的事儿。

如此这些,都是需要阿嘞尼大人的这张嘴皮子,和已经历练出来的恭亲王常宁那混不吝的无赖名声,先把戏台子给搭起来,康熙皇帝才好在众人的热情期待中,隆重出场。

所以,康熙皇帝对于目前朝堂上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激烈争执,就是这么无赖的不管不问,不做任何评价,甚至不见任何相关大臣。

一边天天乐呵呵的看着臣子们上演各种文武大戏,一边心里暗搓搓的想着,等你们吵闹的都没有力气了,嗓子哑了,就到了他这个皇帝隆重登场,做个“公平公正”的总结的时候。

这天早膳过后,康熙皇帝看着朝阳娇艳,红霞满天,就带着小太子逛到了御花园的荷花池。

尽情的欣赏这些在七月清晨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勃的抖动着露珠儿,活力满满的舒展着花瓣儿,迎风起舞,千姿百态的芙蓉花。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沉浸在这“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景色中,闻着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香,康熙皇帝觉得唐诗宋词中,宋朝高观国先生在那首《祝英台近》中,“拥”“翻”二字用的实在是贴切无比。就准备酝酿酝酿情绪,也来作诗一首,抒发抒发自个儿此时此刻,这份欢喜心动的心情。

可他深思片刻,无意中这么转头一看,却发现,他最宠爱的小太子,拿着个小刀片,轻轻的那么一划,就把荷花池边上开的最好的那朵,“欲敛娇红向人语,与绿荷,相倚愄”的芙蓉花,毫不留情的给摘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