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人的眼泪 (第2/2页)
他脖子上挂着一部“海鸥”牌照相机,吆五喝六的,蛮像那么一回事。他掏出一块一米见方的蓝布,用图钉钉在初三那排校舍的墙面上,在蓝布的正下方搁上一条板凳,让初三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来照登记照。照完登记照,又组织两个毕业班的学生和教师合影。接下来,就是相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小型合影,或者单人取景照相毕业留念。
涂勇跑进跑出,一会儿校园里面,一会儿校园外面,忙得不亦乐乎,在牌坊中学搞了一整天。
午饭是在王加根家里吃的。
他们既是老同学,又是老同事,而且都是文学爱好者,聊天的话题比较多。谈到曾经在襄花小学一起工作过的“十大金刚”,两人都认为宋双清混得最好。
取消戴帽儿初中班那年,宋双清是“十大金刚”中唯一跟随学生们一起到桥西中学的。后来,陆定国退休,他又从桥西中学回到襄花小学,顶替陆定国担任了校长职务。
“双清天生就是当官的料子。”涂勇这样评价,“他最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投领导所好。这些方面,我们没办法跟他相比。”
王加根沉默不语,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涂勇又说,等这阵儿忙过之后,他准备在花园镇街上租门面,开个照相馆。并承诺,王加根和方红梅去他那儿照相,他予以最大的优惠,只收成本费,绝不赚老同学的钱。
王加根笑着表示感谢。
牌坊中学今年中考预考成绩不错,全校过线二十八人。其中,王加根带的初三(1)班有十九人,比初三(2)班多出一倍。
两个毕业班中考预考成绩如此悬殊,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并不觉得奇怪,也没有过多地表扬和恭维王加根。也难怪,自他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以来,一直维持这种局面:他带的班总是比另一个班考得好。司空见惯,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即使是王加根本人,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激动和兴奋。他非常平静,不像刚教毕业班时觉得风光无限。
全校预考过线的考生被集中到一起复习,迎接六月十八日开始的正式中考。这个“组合班”的班主任由王加根担任,初三(2)班班主任赵乾坤则提前放假回家休息了。
正当王加根带领学生们进行中考最后冲刺的时候,牌坊乡团高官韩杰突然来找他,说是有事请他帮忙。
原来,花园区拆分为牌坊、季店、陡山三个乡之后,共青团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一直没有搞。因为孝天市马上要开团代会,新一届乡团委领导班子必须产生,还要选举出席孝天市团代会的代表。
牌坊乡党委紧急决定,组织召开牌坊乡团代会。由于牌坊乡专职团干只有韩杰一个人,他忙不过来,就来向王加根求助。
“我知道你笔头子硬,想请你帮忙起草会议的主题报告,还有乡党委副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稿。”韩杰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要求。
王加根感觉非常为难。
牌坊乡团代会拟于六月十六日召开,也就是中考的前两天,距今不到一个礼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起草两份大材料,显然有点儿困难。更何况,他对牌坊乡团委的工作不熟悉,没有掌握相关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会议主题报告和领导讲话又不同于写小说,不能胡编乱造。
韩杰似乎看出了王加根的心思,从随身带着的皮包里搜出一叠皱巴巴的稿纸,递给王加根说:“主题报告和书记的讲话,我弄了个初稿,但的确比较粗糙。你在这个基础上再充实一下,润润色。另外,我还给你带来了一些资料,供你参考。”
说话间,他又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文件,放在小木桌子上。
王加根翻着韩杰弄的初稿和带来的资料,再也不好意思推辞了。
韩杰诉苦说,共青团组织不同于党委和政府机关,属于群众性团体组织,与工会、妇联一样,在乡里没什么地位。牌坊乡团委虽然配备有副书记、团委委员和干事,但都是兼职人员,分布在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全乡专职做团的工作的,其实只有他一个人。每逢开大会或搞大型活动,人手就特别紧张。像这次开团代会,里里外外就靠他张罗。他要制定会议方案,确定参会人员,下发会议通知,准备会议材料,邀请出席会议的领导,布置会场,撰写主题报告、领导讲话、会议主持稿、开幕词和闭幕词……这些日子他愁得吃不香、睡不着,头发一抹就掉一把。虽说从基层团支部抽了几个人来帮忙,但这些人只能跑跑腿、打打杂,干一些体力活儿。至于写材料这样的脑力劳动,没有人能胜任。思来想去,他只有来请“王大笔杆子”帮忙。
听他说得这么可怜,王加根就把任务接下来了,同时又留有余地地声明,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自己对乡团委的工作确实不熟悉,他只能尽力而为,弄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东西。至于能不能让领导满意,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他不敢保证。
“你太谦虚了!这种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对于你这样的大作家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我绝对相信你!”韩杰夸大其词地恭维,起身告辞。
临出门时,他又像突然记起了什么,回转身对王加根说:“对了,还有一件事要你帮忙。开团代会肯定少不了团旗,但乡团委的团旗不知丢到哪儿去了,怎么也找不到。能不能把你们学校的团旗借我们用不下?”
王加根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堂堂共青团牌坊乡委员会居然没有团旗,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但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他二话没说,马上到学校办公室,找出团旗,交给了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