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财政改革(二) (第2/2页)
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仅有八十七石,与唐宋相比较,简直连零头都不及。
明代俸禄过低,也成为了官员贪腐横行,私产众多千万百计避税的原因之一。
朱慈煃给帝国全体官吏加薪十倍之后,仍不及唐宋官吏俸禄的一半。要加以朱慈煃特恩赏的自知县始的“养廉银”,才堪与唐宋时官吏俸禄相比较。
此部分开支在朱慈煃十倍提升太祖所定的极低官员俸禄之后,在每年耗银五千六百万两。
其二:公共事务与设施。如全国各地的水利,城池,道路,粮仓等的建设和维护。
科举系统,太学,贡院等的开支,以及各地开办的“长沙书院”的经办费用。
朱慈煃采用宋制,废除徭役,代替以货币化雇拥制。一切以前需要征用百姓劳作之事,皆以雇拥百姓开工钱方式。
藏富于民,民富国强,是之谓也。
即使是属于罪犯身份的服劳役者,役满后亦有一笔不菲的,可支撑其再次融入社会的“归正银”。
这部分的开支在每年耗银八千万两左右。
其三:国防开支。帝国军队平时俸禄由皇帝内廷支出,若遇战事,一切后勤供给等皆由国库开支。
这部分的开支不定,年均算作一千万两。
其四:赈灾资金。
当灾荒出现时,政府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尤为重要。所以赈济灾情是国库的一项重要支出。“其在外如有钦依……赈济饥民等项,本部约量会计钞锭,具奏委官,赴内府照数关领”。
年均预算在二千万两左右。
这么算下来,大明帝国的国库财政收入在每年盈余三千万两以上。
朱慈煃想到不久后将同更多国家开展外贸,届时海关和皇家商业集团的收入又将大增,朝廷的国库还罢了,自己内廷的“金库”未来却会太多了。
看到在殿中不远处几张大金丝檀木桌椅上翻看奏折,学习理政的众孩儿,朱慈煃心中一动,将他\/她们召了过来。
朱慈煃将财政收入的情况,向众孩儿们简单扼要的介绍了一遍后,说道:“孩儿们,父皇的内廷中存银太多亦非美事。
如今内廷即已丰盈,便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促民富国强。
你们以为,父皇的内廷应做何举措,以用之于民呢?”
众孩儿们大感兴趣,都认真思索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庶次皇子朱和圭道:“父皇,儿臣听母妃和夫子们说,百姓们在父皇的仁政治下,虽然生活比之以前富裕了许多,然而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依孩儿之见,父皇的内廷如此丰盈,可以在全国各地多设医学院,多开医馆,使百姓看病易,不忧愁于诊金。”
朱慈煃大喜,一把抱住朱和圭道:“我圭儿真有仁爱侠义之心,这是条爱民强国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