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十三次相亲36 (第2/2页)
首先,就算是能生撕虎豹的原始人也不可能独自生活。人总是要在某一个群体里生活。这跟狼、猩猩、猴子等高度社会化的哺乳动物很像。其实大雁、蚂蚁、蜜蜂这些动
物也是依靠社会化群体生存。人们所依存的群体或者是纯血缘关系的部落,或者是血缘与姻亲交织成的村落,或者是其它的什么社会关系凝聚出的组织。总之,没有谁是能完全离群索居,独自生存的。就算我们极度自闭,根本不用和他人交谈,也还是离不开别人发的电,别人种的粮食,别人引流来的水。哪怕我们放弃一切现代化的物质文明,还总是要吃饭的。不论农耕还是渔猎,我们都需要有人共同协作才行。
其次,我们自己的现实世界不完美大多正是由于他人的存在。似乎现实正如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就像我们遇到一种古怪的疾病。要想治好它最好离开治病源。然而,我们恰恰无法与他人完全隔绝,因此世界上永远不会出现“桃花源”。我们之所以想寻找梦中的“桃花源”或者“香格里拉”,无非是对这个喧嚣别扭的世界产生厌恶。但是这世界不和谐的嘈杂声从哪里来?不正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他人吗?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桃花源记》里的地方真实存在,那里也绝不会成为真正的“桃花源”。
如果把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完美看做是病态,那么造成疾病的传染源就是人本身。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有人存在,这个社会就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可社会一定是由人组成的。就是这样一个悖论告诉了我们,“桃花源”永远只能存在于小说家笔下。
就在他天马行空放飞思维的时候,临时开会的通知像个不速之客突然到来。
会通常都乏味无聊让人眼皮发沉。今天的会却让所有与会人员的头脑异常清醒。向来不逃会,就如坐针毡的撑了一个多小时。听众们不到一半时间就溜走了一小半儿。主要原因不是主讲人的演讲内容太枯燥无味,也不是这人高谈阔论惹人厌烦,而是因这人丝毫不加掩饰的媚上。这家伙毫无节制大拍领导马屁,竟然几乎每隔两句就夸领导一次。
不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拍马屁。他从小到大见过很多无原则的夸赞老师、老板、上级的人。这些人为了巴结那些有用的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他记得,有一个人每次见到上级,腰就弯得像只熟虾米,语气神态活极为恭顺,就像清宫里靠讨好皇帝为生的太监。
但他从没想过,有人会当着几百人的面公然拍马屁。这实在刷新了他对人脸皮厚度的认知。好家伙,这人竟然在一篇不长的稿子里,毫不掩饰的大赞特赞领导五十一次。最为难得,这人竟然脸不红,心不跳,语气沉稳,语调抑扬顿挫,仿佛他不是在像哈巴狗一样讨别人欢心,而是在宣读一份功在千秋的宏文。
只是听着那些谄媚之词就觉得脸皮发烫。这是他从小就有的特殊毛病。只要一见到特别尴尬的事,不管是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张脸都会红得像烧软的铁块一样。
最好笑那人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开口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哪怕是好多听众提前离场,原本满满当当的观众席,变得空空荡荡像是个大广场。这位谄媚者都能做到熟视无睹,心无旁骛大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