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节 性命微指(三) (第2/2页)
若乃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迁,神迁则死矣。故不死者,炼精成气。
炼气成神,炼神合道,则事毕矣。”
精气神理论是性命双修思想在实践层次上的发展和运用。
在道教内丹家的长期气功炼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所谓“性功”和“命功”,甚至在二者孰先孰后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形成以北宋张伯端为首的主张“先命后性”的道教内丹“南宗”,和以金元王重阳开派的宣扬“先性后命”的内丹“北宗”。
南宗主张由生理修炼人手,最后达到心理修炼的功效。
照清代内丹家刘一明的说法,是“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
盖金丹之道,为修性养命之道,修命有作,修性无为……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干后天中返先天。
还我本来命宝。
命宝到毛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守…,行无为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矣。”1
同南宗不同,北宗强调性功修炼是内丹的基础和根本,认为不解决人的精神、意识、道德、品行、意志等一系列心性问题,是不能修炼命功的。
因此,以王重阳及他的七个主要弟子为首,主张以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为内丹的首要功夫。
他们引进禅宗“真如本性”的说法,以为人心皆有清净湛然的先天真性,只是一向为妄念的浮云所覆盖,唯有一念不动,返观寂照,方能妄念尽去,内外明彻,顿见本来真性,也就是元性、元神。
只有在此基础上,以元性去寂照炼养丹日之元精元,方可产药炼丹。
王重阳说:“主者是性,宾者是命。
”邱处机则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其次也。
”元代牛道淳亦言:“修行之士,必先照心见性。”
这些都反映了北宗在性命问题上与南宗的分歧点。
实际上,内丹术本身的实践特征和技术结构决定了,心理修炼和生理修炼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无论南宗还是北宗,只要修习内丹,都必须注重性命双修,在下手阶段均需注重“炼己筑基”功夫,并将意念的修炼和运用贯穿整个炼养过程的始终。
正如元代内丹家李道纯所言:“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
见解智识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
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
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有来·····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嗟乎令之学徒,缁流道子,以性命分于二,各执一边,互相是非。
殊不知孤阴寡阳,皆不能成全大事。
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久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
仙师云:炼金丹不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
诚哉言欤!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
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生无死。
至于混成圆顿,直人无为,性命双修,形神俱妙也。”